第二百一十章 海上商船(2 / 2)

袁熙所在大船上,幾乎所有人都到了。

環氏母女沒有隨大軍去漂榆邑,而是直接先行登船,她們見到甄宓曹憲,各自歡喜,去一邊說話去了。

袁熙卻是召集郭嘉太史慈田豫三人,進船艙商議事情。

郭嘉先說道:“現在還沒有告訴各船將領真正的目的地,但為了防止意外,我讓他們如果失散,可先在長江口集合等待。”

“算算時間,我們沿著海路南下,繞過青州,經過徐州,一切順利的話,最多不超過十天,便能到達。”

袁熙聽了,說道:“還是有些慢,若是我們在漂榆邑的動向被人探聽到,有心之人一兩天內就能猜出真相,快馬傳遞,隻要六七天就能傳到廣陵郡。”

“所以如果保證萬無一失的話,我們就必須在五天內到達長江口,再沿著長江西進,在兩天之內到達廣陵城下!”

這便是袁熙真正的目的,偷襲孫策的大本營廣陵!

廣陵城處於長江和其他水係的交界處,水運發達,城東城南便是碼頭。

袁熙這支偽裝成商隊的船隊,目的是猝然發難,打下廣陵,抄孫策的後路!

這法子風險極高,卻是目前能解徐州之圍的最好辦法。

當然,裡麵有很多環節都需要仔細謀劃,攻打城池,尤其是偷襲,萬一失敗,便有全軍覆沒之虞。

太史慈出聲道:“軍士水手輪流值夜,日夜兼程,各船在晚上拉開距離,以防碰撞,加上風向合適,四五天到也是有可能的。”

“但考慮離海岸太近,容易被人發現猜出目的,所以要離岸遠一些方可。”

眾人紛紛點頭,田豫出聲道:“我對偷襲廣陵一事,還有些擔心。”

“按計劃,我們把騎兵先行放下,埋伏在廣陵城外十餘裡處的樹林裡。”

“同時拋出精銳扮做行商進城,在夜深人靜之時,殺死門衛,打開城門,迎接外麵騎兵以最快的速度突入。”

“但這幾十名精銳,即使成功,隻怕敵人也會在最多半刻內反應過來,派出大量人馬敢來,並關上城門。”

“這其中關鍵,是如何發信,讓城外的人立刻得知。”

“火箭目標太小時間短,沒有聲音且射不高,城內縱火為號,隻怕沒個一刻鐘燒不起來,這時間很難堅持到騎兵趕來。”

郭嘉和太史慈聽了,也是覺得田豫說的很有道理。

這個時機實在太短,稍縱即逝,如果孫策軍訓練有素,留給袁熙軍突入的時間,可能隻有一盞茶時分!

算上騎兵奔跑的時間,需要城內精銳打開城門的同時,就要通知到騎兵!

這怎麼可能?

袁熙轉向田豫,“你帶過來的箱子在哪裡?”

田豫一聽,連忙出去,不一會,便小心翼翼地托著一個長木箱進來。

他打開箱子裡麵的鎖,裡麵整整齊齊碼放著十幾支二尺來長長條狀的東西。

郭嘉和太史慈都湊過去觀看,發現這東西上端是一尺長的紙筒卷成,下麵是一尺長來的細竹條。

田豫也不知道麴義臨行前讓自己鄭重保管的東西是什麼,出聲道:“臨行前德州兄就交給我的,說這是當前所能造出的,全部都在這裡麵了。”

袁熙走上前,輕輕抬起一支,見竹筒底端還有一根用油浸透的棉線,不禁心情有些緊張。

這次能不能偷襲廣陵成功,全看這東西了。

這東西在後世,袁熙小時候玩過很多次,北方人叫竄天猴,南方人叫衝天炮。

彆看這東西在後世平平無奇,此世提前出現,也費了不少力氣。

這涉及到些許技術改良,新的紙,和勉強能用的火藥。

袁熙這半年來,試驗了無數次,最後發現,這種最原始的黑火藥,最多也就聽個響。

彆說炸開城牆,連竹筒都炸不開,隻能用紙包裹,才能勉強炸開。

後世黑火藥發展到巔峰時,能用於發射火槍的彈丸,需要化學工業發展後,精煉提純,以及鍛壓拋光技術,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根本做不到。

宋朝的所謂火槍,嚴格來說是噴火器,即使到了明朝火槍出現,也要經過幾百年的技術改進。

現在袁熙派人搜集的硫磺硝石等物,雜質極多,配比困難,北新城的上百方士匠人,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做出來的,就是這十幾支東西。

雖然威力還遠不如後世的爆竹,隻能算個呲花,但對現在的袁熙來說,卻是足夠了。

戰場信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