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下邳生變,是曹操最好的機會,當時城裡隻有一支孫策孤軍,要是曹操全力進軍,能將孫策斬殺,再擊敗劉備,便能占據徐州,偏偏袁熙的攪局,讓徐州混亂不堪。
雖然孫策跑回廣陵去打袁熙了,曹軍自然沒有放棄這機會,但在曹仁等人的帶領下,數次進攻試探郯城,卻都被防住了。
後來曹軍得知,有個叫周瑜的謀士代替孫策守城,其指揮法度嚴謹,滴水不漏,讓曹軍在城下數次無功而返。
顯然這周瑜,也是個極難對付的厲害人物!
曹操見眾人一輪不決,心下煩躁,說道:“既然諸君無法決斷,那按我意思來吧。”
一眾謀士聽了,都鬆了一口氣,紛紛道:“謹遵明公之命。”
曹操說道:“我準備調動大軍,全力攻打下邳!”
“如果徐州打不下來,就回軍攻打陳留郡,將張邈張超殺死!”
眾人聽了,覺得當前形勢下,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紛紛領命。
眾人離去時,程昱走在最後,欲言又止,曹操見了,將其留了下來,等人走光後,對程昱道:“仲德,可有話說?”
程昱聽了,說道:“明公若圖謀陳留的張邈兄弟,隻怕東郡太守臧洪會反對。”
曹氏所在的鄄城,乃是兗州治所,但地處東郡。
而東郡太守臧洪的治所,在鄄城不遠的東武陽,如果其有異心,鄄城這邊會很被動。
曹操聽了,點頭道:“仲德言之有理,我知道了。”
他又道:“仲德不要把文若的話放在心上,我知道伱的難處。”
程昱心中感動,拜彆出去了。
曹昂見程昱離開,遲疑道:“仲德先生意思是要對臧洪先出手?”
曹操道:“沒錯,張邈是臧洪舉主,我們要攻打張邈,臧洪必然不滿,甚至會起兵攻打我。”
曹昂道:“但臧洪是酸棗聯軍盟主,若我們對付他,天下諸侯是不會群起相幫?”
曹操聽了,冷笑道:“酸棗諸人,皆是一群蠅營狗苟之輩!”
曹操之所以如此鄙視酸棗聯軍,是因為當年他在這個聯盟中,並不受重用,還屢次被人嘲笑。
那時候的曹操,隻是個空有一腔熱血的青年,並沒有深入參與到頂級士族諸侯的政治中去,對其中的黑暗並不了解,直到吃了許多虧後,才慢慢開始改變。
而改變曹操人生的,便是參加酸棗會盟的關東聯軍時的經曆。
《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記載,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討伐董卓的有十一個州郡長官: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這十一人,便是關東聯軍的主力,人人皆是一方諸侯,而此時的曹操,隻是個小小的打手。
曹操當時對於興複漢室還是抱有一番理想的,但很快他的熱情被接踵而來的一盆盆冷水澆滅。
關東諸侯雖然號稱聯軍,但很多人並未到場,彼時袁紹、王匡在河內,袁術在南陽,韓馥在鄴城,孔伷在潁川,張邈、劉岱、橋瑁、袁遺等人駐屯在酸棗。
他們共同起兵討董,但其實各懷鬼胎,在酸棗舉行盟誓的時候,各路諸侯都互相推讓,不肯上壇領誓。
於是諸人共推時任郡吏的臧洪上壇,臧洪為人雄氣壯節,舉孝廉出身,本來是廣陵太守張超的功曹,臧洪毫不推辭,升壇歃血盟誓。
但說白了,臧洪就是被推出來背鍋的,但臧洪這人很講義氣,所以當了一個空有齊名的盟主。
從後世來看,臧洪替大家發的這個盟誓,是很靈驗的。
“凡我同盟,齊心戮力……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大意就是違背了盟誓者,便不得好死。
數年之後,參加這個聯軍卻根本不想踐行諾言,對進攻董卓推諉扯皮各懷鬼胎的十一路諸侯,幾乎全都死於非命。
而且這十一個人,大半還都是死於自己盟友手中的。
剩下的人,則幾乎是大漢忠臣曹操了結的。
當然,如今的諸侯們,並不知道冥冥中命運牽連的自己下場,曹操也並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
但曹操已經開始在行動了。
現在曹操想要乾掉的,便是當時酸棗聯軍的重要參與者。
張邈張超兄弟。
以及,臧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