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更加頭痛,這位更是個重量級不穩定因素!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他是絕不會讓糜芳這種人在自己手下做事的,誰知道這坑貨哪天發癲,把自己賣了?
糜府在設宴的同時,劉備府中也在設宴,座上隻有一位客人。
田豫。
他本來是今晚過來,替袁熙給劉備送幽州土產的,劉備盛情挽留吃酒,田豫稍微猶豫一下,便答應了。
見田豫坦然落座,關羽和張飛相視一眼,看田豫這樣子,怕是還念著昔日舊情?
兩人心想田豫在劉備手下做事時間不短,如果想想辦法,讓其成為與袁熙那邊的眼線,甚至把他從袁熙那邊拉過來,也說不定!
劉備命人奉上酒菜,舉杯對田豫道:“備略備薄酒,以謝國讓相救雲長之恩。”
關羽也舉杯道:“廣陵城外羽身陷重圍,若非國讓,羽說不定已經死於陣中。”
張飛見了,連忙也舉杯道:“俺也一樣!”
田豫見了,舉杯回敬道:“豫隻是奉命行事而已。”
四人一飲而儘,劉備仰天長歎道:“國讓當初離開青州,去投公孫將軍,備當時頗為失落,還以為自此之後再不能相見。”
“沒想到兩年過去物是人非,公孫將軍已經變為埋骨黃土,你我卻從袁氏的敵人變為盟友,真是世事無常,讓人不勝唏噓。”
田豫聽了,沉聲道:“豫本事平平,也隻是隨波逐流罷了。”
劉備聽了,搖頭道:“國讓太過謙虛了,你若是本事平平,天下還有幾人敢厚顏自稱有才?”
他這話倒是發自肺腑,田豫悟性極高,做什麼事情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手,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且無論步戰馬戰,還是水戰,田豫都堪稱將才,前段時間作為探子首領,親身潛入廣陵,也是做的異常出色,為袁熙拿下廣陵立了首功。
這樣的人從自己手裡溜走,劉備不心痛是不可能的,今天他特地設宴,就是想要嘗試和田豫打好關係,看看能不能有機可趁。
不過讓劉備心中沒底的是,當初田豫是主動離開自己的。
田豫最初在公孫瓚手下,自幼就隨劉備從軍,頗得重視,但劉備被陶謙表做豫州刺史後,實際上已經脫離了公孫瓚,田豫以母親年老為名請求回鄉,實際上便是和劉備決裂了。
這裡麵的原因很複雜,田豫的族叔田楷是青州刺史,劉備也曾和其並肩抵抗袁軍。
但劉備投奔陶謙後,田楷便隻能獨守青州,雖然青州之戰劉備也去幫忙了,但結果不儘如人意,田楷還是被擊敗,因此丟了青州。
之後田楷逃回易京,在袁紹攻打易京時,陪公孫瓚一起死難。
劉備納悶的是,他離開公孫瓚,確實做的有些不厚道,公孫瓚最後覆滅,和自己也脫不開關係。
但按道理說,田豫應該更加入痛恨袁熙才對啊?
那袁熙身為袁氏前驅,可是親手擊敗田楷公孫瓚,是導致兩人死亡的直接元凶,怎麼田豫反而投了他呢?
劉備滿腹疑惑,又不能直接問田豫,隻得憋在心裡,暗暗尋機打探口風。
酒過三巡,張飛先忍不住了,說道:“國讓,聽說你在廣陵打城,那袁熙隻給你幾十個人潛入,這不是讓你去送死?”
“你要是在大哥手下,怎麼也能混個彆駕,少說也能帶幾千兵馬了!”
“聽說那袁熙從廣陵打到現在,也就是一千多人,你在他手下混,什麼時候能出頭?”
劉備關羽臉上一僵,張飛華說的也太直白了,這一開口,不都將目的寫在臉上了麼!
不過有些話,也隻能張飛說,既然說出口了,兩人也想知道,田豫如今的想法。
田豫聽了,淡淡道:“公子眼光很準,他認為我是潛入廣陵最合適的人選,事實證明公子是對的。”
張飛冷哼一聲:“公子公子,我聽說他在易京的時候,是最先打進城的,還逼死了田楷和公孫瓚?”
田豫聽了,出聲道:“要真這麼說,也是對的。”
劉關張三人發愣,田楷坦然承認,是不在乎此時,還是對袁熙尚有怨恨之心?
要是後者.
張飛喜道:“既有如此深仇,國讓為何不來幫助大哥?”
田豫聽了,搖了搖頭:“將軍不要再說了,豫是不可能背主的。”
張飛聽了,怒道:“你從公孫氏轉頭袁氏,就不算背主?”
關羽喝道:“三弟!”
田豫擺了擺手,“無妨,說實在,我倒挺喜歡張將軍有話直說的性格。”
“不過我能坐在這裡,和三位坦然相談,必然是問心無愧。”
“我自有我的想法。”
劉備心中一歎,田豫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一旦下了決心,誰也改變不了。
但他也有些不甘心,田豫棄自己而投袁熙,難道在田豫心中,自己是不如袁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