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繼承之事(2 / 2)

他猛然一震,自己怎麼會這麼想!

父親死了,憑現在的自己,真的能爭霸天下嗎?

但自己想要保住繼承人位置,唯一的辦法,就隻能是誕下子嗣。

必須要想個辦法應付過去!

自己不行,換妻納妾也沒有用,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想辦法讓洪氏懷上,即使孩子不是自己的!

既然自己暫時生不了,大不了借種,等袁紹去世,再把洪氏和孩子都殺了便是。

借種之事,洪氏生性懦弱,定然不敢反抗自己,畢竟她家族性命,都是自己一念之間。

想到這裡,袁尚盯著正和洪氏說話的袁杏,自己這個長姐是個礙眼的,得想辦法打發掉!

雖然他警告過洪氏,嚴禁和袁杏說起自己的秘密,但借種之事極為敏感,洪氏一旦情緒失控,言語露出破綻,很可能會被袁杏看出端倪!

想到這裡,他向袁杏遙遙舉杯,“小弟敬長姐一杯。”

“說來長姐年紀也不小了,尚一想起不知何時,長姐便要嫁去何地,便不勝感傷。”

“我聽說烏桓單於塌頓遣使,欲和袁氏聯姻呢。”

袁杏聽了,心情有些不好,到了嘴邊的酒便喝不下去,隻能道:“自聽阿父之命。”

劉氏笑道:“單於塌頓擁兵十萬,也算是北地霸主,杏兒要是嫁過去,便能讓其成為袁氏臂住,這樣一來,天下大半都是我們袁家的了。”

袁紹擺手道:“慎言,我們現在仍舊是大漢臣子。”

“誰先冒天下之大不韙,諸侯必共擊之。”

劉氏聽了,臉上訕訕,她心道漢室都已經傾頹至此,還裝什麼裝?

自己還等著當皇後呢!

袁杏一邊拉著洪氏的手說著話,一邊看著堂上各懷心思的眾人,不禁心裡歎了口氣。

眼下她現在是袁氏女,隻能以家族為重,她多少能看出點洪氏的異常,但她什麼也做不了。

想到袁尚這麼急切地表現出想讓自己遠嫁的態度,袁杏更加心裡生疑,自己是怎麼得罪袁尚的,僅僅是因為自己和袁熙更加親厚一些?

廣陵城裡,袁熙站在碼頭上,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幽州兵士走下船來,心道這邊也差不多了。

劉和及麴義趙雲打下漁陽廣陽數城之後,就地招募些兵士,然後從漂榆邑港口將其運來,再到廣陵駐守。

這些兵士構成極為複雜,不僅有漢人,還有烏桓鮮卑人,但嚴格來說,幽州是多民族聚集地,通婚幾百年,早就混得誰也不認識,隻不過憑借各族習俗,才能勉強區分。

民族融合一直是個大趨勢,後世到了唐朝混血混得更厲害,能將其凝聚到一起,要有一個大一統的文化認同。

其實在這點上,秦朝隻是開了個頭,隨即就覆滅了,遠不如承上啟下的漢朝做得好。

唐朝繼承了漢朝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誕生出了璀璨的文化風俗,其實在開放程度上,唐朝有些地方可以說是不如漢朝開明的。

所以後世華夏民族以漢為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幽州帶來的兵士,其家人都在幽州,所以到了廣陵之後,遠比動不動就反亂逃跑的江東兵士可靠。

另一方麵,相比於苦寒的幽州,廣陵相對富庶得多,幽州邊民構成的兵士,很多也樂於過來守城。

幽州兵多,廣陵缺兵,兩邊一拍即合,所以這幾個月,幽州斷斷續續運來了數千兵士,加上陳登招募的本地兵士,即使袁術軍再打來,廣陵也能從容應對了。

他對陳登和太史慈出聲道:“此地便交給兩位了。”

“還望兩位精誠齊心,若有什麼難處,儘可以發信給我。”

兩人聽了,一起拱手道:“必不負公子之命!”

袁熙笑道:“唯一對不起元龍兄的,便是要勞動漢瑜老先生,長途跋涉前去幽州了。”

陳登笑道:“公子客氣了,這是家父自願的,他說也想看看幽州的土地,到底是不是如公子所說那麼肥沃。”

“何況陳氏其他子弟威望不夠,無法服眾,且大部分年少氣盛,有家父壓著,他們也會老實些。”

先前袁熙計劃,趕在春耕之前回幽州,試驗種田改良方法,但陳登身為廣陵太守無法離開,陳氏其他子弟水平相差太多,無人能夠主持農事大局。

找來找去,最後程登父親陳珪決定,親自跟著去幽州。

袁熙心道這陳珪夠精明的,他借此把家主之位過渡給陳登,自己則親自去幽州給陳家謀後路,

不過著也算是陳家在自己身上下重注了,要是自己失敗,陳家隻怕會元氣大傷。

諸事安排妥當,袁熙回到府裡,向眾人宣布,近日便動身回幽州。

吳夫人抱著女兒,站在眾人後麵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卻是異常平靜。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