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袁熙帶著郭嘉田豫等人,巡視完城外後回到城頭,袁熙對田豫說起了鮮於輔的事情。
田豫低聲道:“昨晚我一到城裡,鮮於輔就派人過來,說想要和我見麵。”
“我得知後,派了些人去他的住處保護,聽回來的兵士說,他倒是反應很平靜。”
袁熙聽了,笑道:“怕是他要記恨你了。”
郭嘉出聲道:“鮮於輔是個聰明人,不然也不至於在公子入城的時候做這種事情,否則應該等公子離開,單獨派人送信給國讓才對。”
袁熙聽了,失笑道:“確實是我想差了,他其實最期待的,是我親自去見他吧?”
田豫聽了,笑道:“正是這意思,不過公子屈尊”
袁熙擺擺手道:“無妨,我如果這點誠意也沒有,隻會讓他看不起我。”
幾人站在城牆上,眺望城外大地上,數條錯綜複雜的河流淌過,工匠們正在河流旁邊伐木,然後將樹皮削掉,用鋸子鋸開,做出水車的一條條輻輳。
郭嘉說道:“當初在北新城時,公子在提出做新式水車的想法,如今已經實現,頗見成效,節省了很多人力。”
“泉州附近河流眾多,人力挑水反而不便,前些日子試用水車後反響頗好,於是便開始大規模製造了。”
袁熙見水車在河水的衝刷下,飛速輪轉,出聲道:“你說這東西隻用來運水,是不是有些浪費了。”
“要是連上磨盤,用來磨麵,是不是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畜力?”
郭嘉聽後有些驚訝,說道:“我自負有些智計,雖然覺得在縱橫捭闔,人心謀劃上,比公子高一些,但公子在工匠這一道上,卻是想法天馬行空,獨具慧心啊。”
袁熙心道這水車磨坊的想法,也不是自己想出來的,在後世最早出現於唐代,在宋元時候開始大規模普及。
這是伴隨著水車相關技術出現,從而慢慢發展完善的,之所以會遲滯這麼多,是因為中間幾百年屢經戰亂,工具發明又不被重視,到了太平盛世,工匠才有機會進行發明突破。
如今袁熙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難題,士農工商階層分明,他開始有目的地提高工匠的地位和報酬,並對做出發明的工匠進行獎賞。
隻有這樣,才能調動起這些人發明的積極性,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最後隻能是導致這個群體擺爛轉行,從而導致技術失傳,工藝不進反退。
解決了積極性的問題,才能麵對更加觸及根本的方麵:知識體係構建不完善。
袁熙在北新城的日子,見過不少工匠,很多人都有不錯的點子和想法,但很多點子,卻受限於工匠本身的文化水平和認知,不能夠形成完善的雛形,隻能依靠工匠在漫長的勞動中,慢慢摸索,積累經驗,最後靈光一閃,偶然突破。
而能做到這一點的,隻有出類拔萃,具有過人天賦的工匠才行。
其中最可惜的的是,工匠最需要的數學幾何學的知識,卻不掌握在工匠手裡,而是在極少數士族家中。
這些士族掌握這些知識後,絕大多數人不是用來發明,而是投身於觀星,卜祀,儀典等活動之中。
知識的獲取如此困難,所以有了道不輕傳,法不賤賣之說,不僅士族對這些知識嚴防死守,工匠收徒也是極為苛刻,無形中阻礙了技術的傳播改進。
而袁熙現在做的,就是試圖改變這種局麵,讓從事勞動的百姓匠人,能夠得到最起碼的知識傳承。
袁熙出聲道:“可惜我一個人所知太過有限,我有心讓工匠之學進入義學,但現在是懂工匠的人不識字,識字的人卻又不懂工匠,頗難下手。”
“而且現在的教授傳承方式問題很大,我聽說士族從小學習數術前,還要學甲骨文金文符號,然後是學習各類觀察器具的使用,然後是天文地理,煉丹做藥這些,最後才教數術?”
郭嘉出聲道:“確實如此,因為在百工之中,這些都歸於方術。”
“士族學習這些,也不是為了多收獲糧食,打更多的鐵,而是幾乎都為了煉丹。”
“自秦皇尋求長生之術以來,從帝王到士族,莫不是以此為最終的目標。”
袁熙心道這便是問題根本了,煉丹這東西徒然消耗人力物力,更浪費了寶貴的知識傳承機會,看來以後得想想辦法,刹住這股歪風邪氣,將大部分人力物力轉到更有用的地方。
他開口道:“我現在想尋求致力於改進工藝技術的人才,可惜這兩年來,絕大部分工匠都大字不識,讓他們做工具可以,但是如果作為官員,處理事務便有些勉強了。”
“蔡昭姬倒是什麼都懂一點,可惜她身為女子,很多事情不方便去做。”
“我要的既能識字,又能通曉技能的人,方能儘快將知識傳授出去,還能做出發明,改進工具。”
郭嘉思忖起來,突然眼前一亮,“公子說的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
“我聽聞扶風馬氏,其中頗多子弟研習方術。”
“扶風馬氏乃是當地大族,子弟從小讀書識字是不成問題的,而且嘉聽說其中有出類拔萃者,發明改進了龍骨水車,和公子的轉輪水車各擅勝場。”
袁熙聽了,驚訝道:“竟有這種人,叫什麼?”
郭嘉略一思索,“好像叫什麼馬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