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2 / 2)

袁熙歎道:“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但要是此時拒絕他,反而會把他逼得與我們完全撕破臉。”

他話鋒一轉:“國讓兄對胡人怎麼看?”

田豫毫不猶豫道:“對於關內編戶齊民的胡人,屬下極為讚同公子所說,一視同仁。”

“但對關外胡人,包括匈奴鮮卑,卻是不能過於懷柔。”

“若縱容其壯大,必然會為禍不淺,畢竟有了力量,便會有彆的想法,這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對其策略,應是打壓扶持兼具,讓其對中原有敬畏之心,才會讓讓其誠心歸附。”

袁熙微微點頭,說到對外族的了解,其實沮授和郭嘉包括陸遜都不如田豫。

雖然幾人謀略能力遠高於田豫,但田豫在北地見過的人和事情太多了,能夠極為清晰地把握關外胡人的想法。

北地苦寒,所以邊民性情彪悍,為了生存,秉持的底線遠低於中原人,何況沒有儒家教化,對於禮義廉恥這種東西,其看法要淡薄得多。

這種嚴苛的生存環境下,武力便是一切,他們隻會佩服比自己強的人!

所以一味交好,是養不出朋友的,隻能養出白眼狼,袁熙在這點上和田豫看法一樣,需要恩威並施。

袁熙開口道:“具體該如何做?”

田豫沉吟了一下,“分而治之,令其內鬥。”

“不能拉攏某個固定的人選,這樣隻能增長其聲威,其他部落紛紛來投,加速其部落兼並壯大,這並不是好事。”

袁熙點頭讚同,心內很是高興。

他似乎找到了處理謀士武將間不同意見的方式,謀士和武將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在某個問題上,說不定郭嘉這種全才的謀士,反而不如田豫這種自小生在邊地的人,感同身受看得透徹。

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博采眾長,聽取眾人意見,選擇出個人認為最合適的折中方案。

這對於主公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謀士爭執不下的時候,主公必須要做出抉擇,舍棄掉一些看起來可行,但不是最佳的方案。

而眼下袁熙就判斷出,在對於關外鮮卑一事上,田豫看得更明白,這個護烏丸校尉可謂名副其實。

袁熙感受到了淡淡的成長喜悅,但越是成熟,他也更能體會到曹操的可怕,對方的軍事家名頭不是白叫的,無論是軍事和政略,都比自己老到得多。

先前天子移駕懷城,袁熙一度以為自己占了便宜,但從隨後曹軍雷厲風行利用天子詔命屠掉濮陽之後,袁熙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沒有堅持將天子移駕到許縣,反而讓曹操暫時放開了手腳,能夠全力排除自己領地內的隱患,天子到懷城,反而像是曹操順勢而為。

袁熙有一種感覺,曹操就像後世的拳擊手一樣,暫時把拳頭縮了回去。

這不是停止了攻勢,而是為了蓄勢,為了下一回合,力道更大更凶猛的一拳!

濮陽那次交手,雖然袁熙利用孔融救出了張邈兄弟,但對方丟了陳留郡,從一方諸侯變成了光杆,實力儘喪,等於是自己輸了一著。

袁熙覺得,曹操在擊敗袁術前,應該不會對懷城動手,但之後若其勢成,到時候懷城的所有勢力加起來,恐怕都不是曹操對手。

而且劉協此時還未完全意識到曹操的野心,把黑山軍收編為近衛軍,也太過自信,隻怕劉協吃了吃了曹操的虧後,才會認清曹操的真麵目,但那個時候就晚了!

袁熙思忖起來,要不要想辦法讓袁紹介入懷城,或者提前發動官渡之戰?

他隨即搖了搖頭,太難了,目前袁紹心裡,最大的敵人還是袁術,曹操並不是最緊要的敵人。

想到這裡,袁熙深深歎息,曹操每一步的機會都抓的太好了,幾乎沒怎麼露出破綻,實在是個難以對付的勁敵。

為今之計,也隻有摒棄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踏實走好每一步,努力尋訪人才,縮小兩邊的差距,才能找到一線勝機。

他騎在馬上,腦中整理著迄今為止的策略,一時間入了神,等他恍然回過神來,才發現已經到了闊彆已久的府邸門前。

門衛認出了他,連忙打開門,袁熙和孫禮騎馬進了門,到了院中,他跳下馬,看著府邸內熟悉的風景,走的時候院落裡麵的樹木還是鬱鬱蔥蔥,有如華蓋遮天,綠意昂然,如今卻是黃葉滿地,禿乾枯枝,寒意漸生。

一路沿著廊道,轉了幾個彎後,就聽到遠處屋裡有女子歡笑聲傳來,他辨認著其中熟悉的聲音,感到心裡充滿了安寧祥和。

轉過拐角,他卻差點和抱著捧竹簡的女子撞個滿懷,卻正是蔡昭姬。

蔡昭姬阿了一聲,等看清楚是袁熙後,臉色驚喜異常,下一刻卻被袁熙擁在懷裡。

良久兩人才略略分開,蔡昭姬臉上滿是喜意,輕聲道:“快進去吧,都在裡麵等你呢。”

袁熙拉起他的手,笑道:“一起去。”

他拉著蔡昭姬的手,大踏步往屋裡走去,推開門對裡麵的眾女笑道:“我回來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