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又縱聲大笑起來。
前些時日,眾人結識了來南陽遊曆的名士黃承彥,其是南郡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先與徐庶交好,後又在徐庶的引見下,結識了其他三友。
黃承彥見到諸葛亮後,經過一番攀談,對其相貌才乾極為賞識,便提出想把女兒嫁給諸葛亮。
四友聽時,皆為諸葛亮高興,因為這樣一來,諸葛亮便能和劉表攀上關係,封官出仕,簡直是易如反掌。
因為蔡諷有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黃承彥,次女嫁給了劉表,諸葛亮要是成了黃承彥女婿,日後在荊州的仕途,便可謂一帆風順。
但眾人私下覺得,黃承彥看上諸葛亮,怕是相貌的原因大於才學,因為這個年紀的諸葛亮,已經堪稱少有的美男子,諸人所見世家子之中,竟無能能及諸葛亮半分,便是放眼天下,也是少有。
不過諸葛亮當時卻沒有馬上答複,隻說要稟明家中長輩,將此事暫時拖了下去,當時眾人還以為諸葛亮臉皮薄,於是今日便又拿此事取笑。
沒想到諸葛亮正色道:“且不說亮並無出仕之意,就是想要投靠明主,也未必要在荊州選。”
眾人聽了,驚訝道:“孔明原來有這種念頭?”
徐庶出聲道:“孔明是不是覺得,劉景升不思進取,難以匡扶漢室?”
諸葛亮歎道:“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
“最主要的,還是亮自覺距離天下謀士,差的實在太遠了。”
“就說最近發生的事情,曹孟德和袁顯弈相鬥,麾下謀士各使本事,實在厲害。”
“尤其是袁徐州手下那陸伯言,據說已經能獨當一麵,數次帶兵打退曹軍,令其下謀士都吃了不小的虧。”
“聽說那陸伯言比我還小著兩歲,卻已經是名揚天下了,相比之下,亮也隻是個一事無成的村夫罷了。”
眾人聽了,麵麵相覷,孟建安慰道:“孔明大才,彆人不知道,我們還不知道?”
“孔明隻是欠缺一個契機罷了,如今這個機會就擺在眼前,又為何猶豫?”
“還是孔明覺得,荊州並非施展才乾之地?”
孔明沉吟不語,搖了搖頭。
徐庶見狀,說道:“孔明真的要拒絕黃公?”
“不過以孔明容貌,黃公的女兒,確實……”
因為黃承彥提起許配女兒之事時,四友皆都在場,當時黃承彥說的是,“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
這意思很簡單,就是容貌配不上孔明,但是才能是相稱的。
不過此時女子出嫁,容貌居首,才學其次,所以眾人覺得,諸葛亮心裡不情願,也是情理之中。
結果諸葛亮聽了徐庶的話,搖頭道:“問題不在於此。”
“亮是真的覺得,自己才學欠缺太多,以前閉門造車,徒然自誇而已。”
“尤其是這幾次大戰,從安邑到懷城,再到徐州,亮方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亮很是羨慕,那陸伯言有高人指點啊。”
眾人聽了,才明白過來諸葛亮竟然是認真的,石韜苦笑道:“孔明之才,已經超乎我們多矣,天下哪有這麼容易去找高人請教?”
徐庶見諸葛亮亮神情,心中一動,“聽說那凶虎手下,有善於觀星的高人,是不是孔明對此很有興趣?”
諸葛亮聽了,出聲道:“本來我以為觀星之術虛無縹緲,但袁使君這幾場大戰,仿佛未卜先知,讓亮不由疑惑,這世上真的有人能預見未來之事?”
“可惜那邊戰亂頻發,一時無法得行,不然的話,亮倒是很有興趣,去探個究竟。”
石韜孟建聽了,便討論起徐州戰事來,徐庶卻是心下猶豫起來。
他和黃承彥交好,本以為當初其提親之事,是板上釘釘的,結果如今看諸葛亮這反應,好像對親事並不怎麼看好,更是有離開南陽的想法。
自己要不要去找黃公說一下,看看此事是否能夠挽救?
徐州海西,沮授看著袁熙在地圖上點點畫畫,那些地點都在豫州,袁術控製的勢力範圍之內,以沮授隻能,也看不出這些地方,到底有什麼特彆。
他忍不住開口道:“這些地點有什麼奧妙?”
“難道和公子遲遲不出兵有關係?”
袁熙抬起頭來,出聲道:“先生厲害。”
“確實我在等事情發生轉機。”
“如今這個契機,快要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