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袁術軍三路並進,意圖將徐州一舉拿下。
但甫一交戰,袁術軍這邊才發現不對,劉備袁熙遠遠比之前想象的難打的多!
下邳城數萬大軍,廣陵堂邑數萬大軍,打了將近一個月,竟然連城頭都沒上去!
這個時代攻城,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比如現在被袁熙劉備兩軍包圍的合肥就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城破之危。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和彼時的合肥城,規模並不大,城內隻有數萬百姓,而支援的兵士,先前卻達到了兩萬以上,這憑空多出來的嘴,以城中的存糧,根本無法支持。
且加上江淮蝗災缺糧,合肥城內本就缺糧不說,連楊奉韓暹的援軍,也沒有帶夠糧食。
這種情況下,楊奉急著出城決戰的想法,無疑是正確的,但其敗因,隻要還在於其在對待戰局的首鼠兩端,猶猶豫豫上。
他確實做了出城大戰的準備,卻沒有做好孤注一擲決戰的準備。
楊奉的心裡,還是有著萬一失敗,邊退回城中防守,固守待援的想法,但這樣一來,他就有了存糧的心思,並沒有在戰前讓兵士吃飽。
若果換做曹操劉備,則會讓兵士歇息兩日,其間不計剩餘糧食多少,先吃飽飯養好體力,這樣出城全力接戰,勝算便會大很多。
楊奉則是想贏怕輸,在兵士行軍後疲憊,還未修養過來的時候選擇了操之過急的做法,結果被劉備軍先是斬殺大將,最後趁著剩餘軍士氣低落,輕鬆將其全部擊潰。
眼下袁熙君和劉備軍已經團團將合肥圍住,借助巢湖的水路補給,圍而不攻,隻待合肥城中僅有的糧食耗儘,城中自潰。
這段時間,壽春若是派出援兵,袁熙劉備完全可以圍點打援,所以如今的合肥城對於袁術來說,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宛如雞肋。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守城方補給斷絕,攻城方補給充足,最後誰耗得起,誰就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而袁術軍當初攻打下邳廣陵時,情況完全反了過來。
袁術大軍耗費的巨量軍糧,遠遠超出下邳廣陵,且徐州富庶,本就囤積了不少糧食,所以城內軍心穩定。
下邳有關張鎮守,守城要取得優勢,必須出城破壞對方攻城器械,這點上關張兩人都很有經驗,時常帶人出城騷擾進襲,來去自如,破壞袁術軍輜重糧草的同時,還能保障己方糧道,令袁術軍的圍城形同虛設。
廣陵更不用說了,兩麵臨水,袁術軍根本無法截斷袁熙軍的水上糧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圍城的難度遠高於守城,所以袁術軍連續吃癟,最後即使合兵一處,還是無法打下下邳。
最後還是靠著曹操軍突襲了劉備後方,占據了郯城彭城,令劉備後路被斷,倉皇撤走,袁術軍才撿了個便宜,占據下邳。
但占據下邳之後,袁術軍突然發現,往北打不動了!
先前曹操打下郯城也就罷了,還趁著袁術西路一支攻打彭城南門時,從後麵突襲彭城北門,先於袁術軍占據了彭城,逼得西路這一支隻能退回九江。
曹軍在彭城和郯城互為犄角,讓下邳的袁術軍進退不得,放棄下邳太可惜,但又沒有足夠的軍糧北上,數萬人就在下邳徒然浪費時日。
結果在這個時候,先前從琅琊偷襲東海的袁譚入場了,其率領數萬大軍,占據了曹軍莫名放棄的郯城,南下攻打下邳!
這一下次,下邳的袁術軍徹底麻了,再傻也明白,袁譚這是和曹操暗中達成了協議,也想從下邳這一路,攻入九江,直搗壽春!
加上北上的張勳橋蕤被曹軍擊敗,如今袁術在四個方向被五路諸侯圍攻,最快的已經離壽春幾百離了,這形勢已經是極其惡劣。
當初袁術軍兵分五路,同時攻打三個方向時,誰能想的得到先前的軟柿子,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比袁術軍厲害?
百官不禁開始懷疑人生,難道自己依附的袁術,才是最弱的那一個?
袁術已經近乎失態,他指著堂下百官,“你們說說,現在有何退敵之策?”
“一個都打不過,是朕識人不明,還是找的將領太過無能?”
百官皆是不敢說話,這裡麵意外因素太多,誰知道十萬大軍齊出的時候,豫州恰巧碰上蝗災啊?
難道仲公自立之事,真的是受到了上天責罰,其並不是帶漢者當塗高的應讖之人?
其麾下很多人,不由想起了另外一位袁氏子弟的傳言。
那人名字也很符合,據說還有觀星高人相助,據說徐州還躲過了蝗災,難道那人才是天命所歸?
此時袁術從弟袁胤見了,知道再不說話就不行了,趕緊出列道:“陛下,當務之急,是不能再將兵力分散了。”
“應速速儘可能將在外的多餘兵士召回,然後集中起來,攻破當前最需要解圍的城池。”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