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躺在榻上,全身各處紮滿了金針,華佗正聚精會神地為其施針。
一個多時辰過去,華佗將金針一一拔出,放入一旁的清水中清洗,有一些若無的黑色液體從針上飄散下來。
華佗看到,眉頭微蹙,他將金針清洗後,全部收起到囊中,然後對袁紹道:“本初公可再靜養半日,飲食仍如以往即可。”
袁紹微微睜開眼睛,說道:“有勞先生了。”
“身體不便,恕不遠送。”
華佗謙遜幾句,便起身告辭。
袁紹緩緩閉上眼睛,他也明白,華佗也隻能緩解自己體內疼痛,如今他已經病入膏肓,藥石難救,能活多少時日,隻是聽天由命罷了。
他正閉門養神,卻聽有腳步聲傳來,卻是劉氏走了進來,亦步亦趨地近前道:“夫君可還好了?”
袁紹張了張口,卻沒了說話的興致,隻是點了點頭。
劉氏坐在一邊,猶豫了好半天,最後還是低聲道:“夫君說,這醫士靠不靠譜?”
“萬一他是危言聳聽,本來夫君身體沒有什麼大病,卻讓他治出了毛病,該如何是好?”
袁熙眼中厭惡之色一閃而過,他至今也沒有和劉氏明說是五石散出了問題,但看劉氏這心虛的樣子,未必沒有猜出端倪來。
他開口道:“顯甫什麼時候能回來?”
劉氏聽了,臉色喜色頓時掩飾不住,“快了快了,聽說多則三五日,少則一二日便到。”
袁紹聽了,說道:“既如此,他來了之後,讓他和顯奕一起來,我有話要和他說。”
劉氏剛要點頭,隨即悚然一驚,抬起頭吃驚地看著袁紹。
袁紹卻是不再理她,說道:“我累了,你先下下去吧。”
劉氏從屋裡走了出來,臉色陰晴不定,袁紹最後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要真的是托付遺言,理應是袁尚這個繼承人在場,讓袁熙那隻小狗摻和什麼?
劉氏心內惶恐不安,她剛才對袁紹說袁尚幾日內會到,其實都是她撒謊,因為她也不知道袁尚現在到哪裡了!
袁紹同時召見兩人,不會是改了注意吧?
想到這裡,她越發焦躁起來,回到內廂找到洪氏,見其呆坐在窗前啜泣,氣不打一處來,說道:“整天嚎喪一樣,是在咒尚兒出事嗎?”
洪氏低頭道:“君姑讓妾做如此不知禮義廉恥之事,妾是在是無法在人前擺出笑臉來。”
劉氏大怒,“好好好,你敢和我頂嘴了,我給你最後一個機會!”
她指著庭院中的馬車,冷聲道:“要麼去那人府上,要麼給你家人收屍!”
洪氏身體一震,低聲道:“妾知道了。”
前日洪氏聽到劉氏拿家人威脅自己,先虛與委蛇答應下來,當晚便找個了自己出嫁時從洪家帶來的仆人,想方設法傳遞消息給洪氏族人,想讓其提前藏匿起來。
結果仆人趕到時已經晚了一步,洪家宅子裡空無一人,顯然已經被人提前帶走了,洪氏知道後如同五雷轟頂,她猜得出八成就是劉氏派人做的!
如今聽到劉氏拿家人威脅自己,她隻得站起身來,失魂落魄地上了馬車,馬車除了府門,便往袁熙府上去了。
劉氏在屋中冷笑,一個小家族女子而已,根本配不上自己兒子,等尚兒成了冀州之主,什麼女子得不到?
袁熙府邸裡麵,一眾謀士正在對如何應對曹操在鄴城外的幾支兵馬爭論不休,把袁熙吵的腦袋都大了,第一次體會到了袁紹的不易。
正是因為這些謀士都不是一般人,所以其所出的主意,也都不是一眼就能駁倒的愚蠢計策,相反這些主意背後,都有翔實的論據和縝密的推斷邏輯做支撐。
但眾人著眼點不同,個性不同,考慮的東西也不同,所以爭論起來往往同時揪著數個以上的關鍵要點進行辯論,袁紹尚且難以決斷,本來就不怎麼精於平衡之道的袁熙,腦子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團漿糊。
比如當前眾人爭論的,就是要不要讓高覽放棄東武陽,撤回鄴城。
一方認為東武陽十分重要,若是讓給曹軍,其必然能重建倉亭津渡口,這樣從兗州運送糧草輜重就容易了許多。
另外一方認為高覽已經負傷,隻能勉強防守,若曹軍圍城攻打,高覽必然支撐不住,到時候鄴城還要出兵救援,反而成了拖累。
而且這一派認為兗州根本沒有什麼糧草運過來了,不然曹軍幾支兵馬也不至於一直沒有收縮圍困鄴城的包圍圈,而是選擇劫掠冀州村鎮,以補充軍糧。
這種觀點的對立,其實反映了兩派主張的對立。
一派堅持固守待援,防守好鄴城,等袁譚袁尚回軍,再一起合兵,打退曹軍。
一派認為要主動出擊,伺機尋找機會,扭轉鄴城這邊不利局勢,給曹軍壓力,方不能讓其為所欲為,不然的話,說不定曹軍會圍點打援,將來援的袁譚袁尚分彆擊潰。
這一派甚至搬出了當年袁氏攻打青州時,袁熙先後擊破孔融軍和田楷軍做例子,讓袁熙頗感世事無常。
原來不知不覺間,自己打的仗也成了謀士們嘴裡的範例了啊?
不過爭吵最後總要有個結果,作為袁熙的謀士,沮授卻是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路。
鄴城不能坐以待斃,但也不能冒進導致中了敵人計策,所以為了開拓防線,需要在鄴城周圍的城鎮中,選還未陷落的,駐紮幾支機動兵馬,以應對曹營的意圖。
若能在這幾個城鎮中建立營寨,便能有效阻斷曹軍的行軍路線,讓其無法隱藏動向,隻能想辦法拔掉這些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