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是扶風人,郿縣地處扶風,所以馬騰也算是衣錦還鄉,至此馬騰從漢吏到邊地巨寇,再到漢廷邊疆大員,重號將軍,完成了大步跨越,走上了人生巔峰。
興平元年(194)關中出現糧食危機,屯駐郿縣的馬騰向李傕求糧不獲,心生怨恨,遂勾結在長安任職的左中郎將劉範等人,聯手益州牧劉焉(劉範之父),攻打長安,這便是第二次涼州之亂。
李傕遣樊稠李利出戰,大破馬騰劉焉的聯軍,馬騰韓遂敗走,劉範等人被殺,劉焉聞訊發病猝死,益州大亂。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李傕郭汜攻打長安時,也是因為劉焉手下的叟兵叛變,導致呂布敗走,長安陷落。
劉焉此人,其實一直暗地裡麵謀劃自立為帝,其所作所為也影響了漢末的天下大勢,但如同袁紹一樣,最後的勝利果實被彆人拿走,最後人生落幕的時候,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好處。
之後樊稠追擊馬騰韓遂軍的過程中,樊稠和韓遂停戰,因此回到長安後受到李傕猜忌,覺得樊稠有了自立之意,所以找個機會將其殺害。
這個舉動也引起了郭汜的警覺,開始和李傕相攻,導致長安戰亂,百姓死傷無數,十室九空,這也是天子劉協離開長安東歸雒陽的起因。
在在著一係列事件之後,李傕郭汜在司隸被曹操袁熙聯軍擊敗,李傕被殺,郭汜被段煨追殺回涼州,身家儘喪,被迫投靠了馬騰韓遂。
馬騰韓遂名義上接受了郭汜的投靠,吞並了郭汜的涼州軍,便掉頭過來攻打段煨。
馬騰韓遂一貫的反複無常,他們長期割據邊地,反抗東漢朝廷,本無忠義之心,其數次出兵攻打關中,目的乃是渾水摸魚,覬覦帝位,與李傕郭汜等人並無二致。
從後世曹操找借口殺死馬騰的舉動來看,事情也不是馬超反叛那麼簡單,怕是早就看明白了馬騰品行下作,所以馬騰之死若是全歸結於馬超,似乎也並不太公平,歸根到底是馬騰所作所為,便是連曹操都忍受不了。
而如今兩邊交戰,也是在於段煨和馬韓兩人的立場不同。
段煨作為董卓一係碩果僅存的將領,對於漢庭的忠心,自然也不是馬騰韓遂所能相比,所以當他得知馬騰韓遂收留了郭汜,便要求馬韓二人交出郭汜。
馬騰韓遂如今勢大,自然看不起段煨,他們正愁找不到借口進犯關中,段煨正好給了他們口實,於是馬韓儘起大軍,攻打段煨。
段煨兵士也就萬餘人,麵對數倍於己的馬韓聯軍,隻能且戰且退,一直從涼退到了司隸境內,他望著對方黑壓壓撲上來的騎軍,麵露憂色。
人數少也罷了,麾下將領也遠不如對麵,這些日子以來,他的兩名偏將都喪命於馬騰那兒子馬超手上,這樣下去,自己要是退回懷城,豈不是引狼入室?
他沉思良久,這才下定覺信,寫了急信,說了邊境告急的情況,叫信使給懷城送去。
然後他下令兵士就地紮營立寨,擋住馬騰韓遂的叛軍,在懷城的命令到來之前,段煨所能做的,就是將其阻拒,讓其無法進犯懷城。
至於懷城那邊如何應對,就不是段煨所能決定的,他也不關心,他是大漢武人,要做的便是如同自己曾經的同儕好友徐榮一樣,戰鬥到最後一刻。
而司隸和荊州南陽交界之處,有一支精悍的騎軍正在巡邏,領頭的是個身長八尺,極為威武雄壯,騎高頭大馬,手提一根丈二鋼槍。
張繡,涼州武威人,驃騎將軍張濟之侄,在張濟死後,接管了其麾下的涼州騎兵,歸附劉表,幫其駐守荊州北邊門戶南陽。
這些時日,袁術帶大軍入侵南陽,張繡帶兵阻禦,雙方數度交手之後,袁術被擊退,退出了南陽。
張繡帶領手下,將方圓幾十裡繞了一個遍,終於是確定,南陽境內的袁術軍,已經徹底離開了。
他帶軍回營後,便請來了賈詡,問道:“先生,和袁術軍交戰數次,對方雖然損失略大,但也不至於到了退兵的地步。”
“他們到底來南陽是乾什麼的?”
賈詡聽了,說道:“將軍可知道袁公路帶軍去了哪裡?”
張繡說道:“根據探子消息,說是北上進入了司隸境內。”
“我想不通,三輔地區現在民生凋敝,千裡無人煙,他去哪裡做什麼?”
賈詡思忖半晌,搖頭道:“袁公路這人,還真不好應對。”
張繡一驚,“怎麼,他這次謀劃很危險?”
“不,”賈詡搖頭道:“在老夫看來,那就是個腦子有病的。”
“猜測瘋子的想法,本就是最為困難的事情。”
推書:五級老作者,
《不當謀士的我漢末求生》:主角徐庶痛打未來的公知矮大緊。《網癮少年劉禪之崛起》的作者,從不太監,更新也有保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