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孫策太過年輕,做人太過強勢,還沒來得及指定孫氏的二號人物,然而今日之事,卻是完全打亂了江東眾人的謀劃,可能很多事情,要重新來過了!
懷城周圍的異變,劉備在豫州的舉動,和孫策在皖城的遭遇,幾乎是同時發生,且距離遙遠,還沒有傳到鄴城。
所以如今鄴城之內的袁熙,還在專心謀劃如何對付將要到來的曹操大軍,如果他能夠得知這些異變,可能會及時做出一些應對補救。
但消息傳遞的速度,收到了這個時代技術的限製,所以袁熙帶兵出城的時候,心裡考慮的隻有兩樣事情。
前線的局勢,和自己離開後鄴城的局勢。
袁熙讓袁尚作為居後策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可不覺得此時袁尚會在背後捅自己一刀,那才真是傻了。
畢竟這個時候,袁尚想要從袁紹手中接過袁家家主的位置,不僅需要擊退曹軍,保證鄴城的安全,還要壓服虎視眈眈的袁袁譚,這時候要是和袁熙翻臉,隻能說是想不開。
陸遜看著一旁防護的極為嚴密的馬車上,兵士將為數不多的幾個木桶小心翼翼搬了上去,對袁熙悄聲道:“曹軍對這東西很是防備,而且野戰人員分散,這怕是發揮不了多少作用啊。”
袁熙笑道:“伯言是說的沒錯,火藥寶貴,咱們這次不用它來炸人。”
“畢竟這次咱們的優勢,在於幾員大將。”
他略略幾句說了自己的想法,陸遜聽了,出聲道:“義兄此舉,當真做到了揚長避短。”
“用這種方法,對我們來說,確實損失是最小的。”
“但是相對來說,這對戰場應變的要求極為嚴苛,不僅要及時掌握戰場上的動向,還要精確發出信號,不是簡單差事啊。”
袁熙笑著將懷裡的一副望遠鏡塞到陸遜手裡,“這是我手頭上最好的一副,站在高處,十裡外的動向皆能看清。”
“戰場指揮非我所長,就交給伯言這個監軍了。”
陸遜臉色一苦,又要我來?
但他深知此戰乾係重大,所以也不敢怠慢,當下鄭重領命。
袁熙大軍依次出城,向著南麵而去,袁尚站在城頭上,神色複雜,他對逄紀歎息道:“我現在有些後悔。”
“當時為了一己之私,將顯奕生生推了出去,導致在袁氏之中,竟無一得力臂助。”
“如今看起來,除大哥外,其他袁氏子弟都加起來,也不如顯奕一人。”
“若我能早得他相幫,今日冀州形勢,不至於糜爛至此。”
逄紀沉默一會,才道:“公子最大的威脅,自始至終是大公子。”
“凶虎不是沒有野心,而是野心太大,其所圖謀的,早就不限於冀州一地。”
袁尚苦笑道:“我自然知道,他現在幫我,都是看在阿父的情麵上。”
“偏生我為了對付長兄,還不得不依賴於他。”
“我和顯奕的事情,等解決完長兄的事情後再說吧。”
逄紀歎道:“我沒有看出大公子行事如此不留後路,也是我的失誤。”
“若能擊退曹軍,大公子應該多少會收斂一些,到時候還請公子派我去見大公子,我若曉以厲害,定能說服其重歸袁氏。”
袁尚猶豫一下,“大哥這人做事很絕,先生還是要小心。”
逄紀聽了,有些不以為然,“若其對我不利,就是和公子徹底撕破臉,對他又有什麼好處?”
“到時候反而給他落下口實,若其做出天怒人怨之事,公子便有了名正言順的借口對付他,到時顯奕公子也會來幫公子的。”
袁尚目光一閃,“先生意思是?”
逄紀出聲道:“顯思公子的青州,夾在幽州和徐州之間,且多有侵占徐州之舉,我不信顯奕公子沒有想法。”
“按照顯奕公子的性格,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將其地盤連起來的。”
袁尚心中一喜,但同時感到壓力大增,如今袁熙的實力,已經遠遠不是自己所能控製,而是成長為和冀州分庭抗禮的大勢力了,要是再讓其得到青州,隻怕連冀州的聲勢,都要被其蓋過!
但現在的自己,眼麵麵臨的困難更多,以至於之後的事情,袁尚根本不願意去多想了。
鄴城南部的曹軍大營中,不斷有探子進來報送情報,曹軍眾人肅立兩旁,神情凝重。
對麵四路軍馬,同時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