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嚴冬難度(2 / 2)

諸葛亮聽了,歎道:“事情哪有那麼簡單。”

“張繡畢竟出身涼州,這十年來,黃巾之後的天下大亂,涼州軍幾乎是罪魁禍首。”

“我當初想著過來,先看看宛城情況,如果政通人和,我便和張繡見上一麵,看看他的誌向想法,如今看來,卻是沒有必要了。”

黃月英道:“他的手下,不是還是賈詡賈文和.”

諸葛亮搖了搖頭,“這位更讓我失望。”

“荊州這麼好的地方,這多年沒有戰亂,按道理說應該是大展宏圖的好地方。”

“但如今看來,宛城的做法和劉景升一樣,都是小富即安,自保即可,完全沒有考慮過如何去將世道變得更好。”

“我本來想去拜訪一下賈文和,問問他是怎麼想的,但卻是突然覺得,見不見都無所謂了。”

“雖然此人以謀略見長,但持身卻是為我所不喜,還是算了,咱們過完年就離開。”

黃月英掩口笑道:“雖如此說,但夫君麵上,還是有些不甘心呢。”

“對方是攪動天下的人物,夫君多少對其也是有些好奇吧?”

“既然來到了這裡,不親眼看看,豈不是留下不少遺憾?”

諸葛亮聽了,心下也有有些認同,他出聲道:“既然如此,我先寫塊名刺,去拜訪他一麵好了。”

他找來一根竹子,用斧頭砍下一截,從中劈開,然後隔成巴掌長的竹片,再用小到將其表麵刮平,這才提起筆來,在上麵寫上自己的姓名表字。

這是漢代的名刺,也叫謁,一麵自書姓名某某謹以琅玕致問等字,另一麵書所要謁見者,等於現代的名片。

他正寫著,卻見門外有馬匹停了下來,有人啪啪啪敲起門來,諸葛亮命童子上去開了麼,卻是一個軍士,說道:“誰是諸葛亮?”

諸葛亮出去道:“是我。”

那兵士上上下下打量著諸葛亮,“傳賈府君之命,著你去其府邸,現在跟我走吧。”

諸葛亮聽了,心道這事情還真是湊巧,自己名刺剛做完,對方就來找自己了。

他回頭對屋子道:“你自等著,我去去就來。”

黃月英在屋內應了,諸葛亮命童子牽出毛驢來,跨步坐在上麵,那兵士見了,也翻身上馬,在前麵領路。

兩人一路走過街道,如今剛下過雪,道路上堆滿了了尺深的積雪,積雪下麵,便是隨處可見的百姓屍體,其早已經凍斃,被冰雪覆蓋後隻剩下軀乾的形狀,這些形狀有的大,有的小,還有明顯小得多的輪廓,也在其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諸葛亮見了,不由想起幾年前,自己跟著諸葛玄從琅琊郡逃出後,沿途所見的觸目驚心的景象。

當時他們逃得快,離城是曹軍尚未攻到,但是沿途經過的幾個村鎮,是被曹軍洗劫過的,車隊經過其內,隻見裡麵不聞雞犬鳴吠,處處都是男女老幼的屍體,甚至阻塞了道路,這對當時尚且年幼的諸葛亮,造成了極大的觸動。

後來諸葛亮跟著諸葛玄到了揚州後,聽說在這次曹操二圖徐州中,百姓傷亡比第一次更甚,作為當地大族,琅琊諸葛氏也多有死難,很多人都下落不明失散了。

自此之後,諸葛亮就對曹操產生了極大的抵觸心理,連帶著對當時還是曹操舉主的袁紹,也極為不滿,所以他流離到荊州,也是為了避開中原這兩家勢力。

但讓他心內矛盾的,便是在城內躲避曹軍時,機緣巧合遇到的袁熙,在被對方無意中救了一命後,諸葛亮也對其有了些興趣。

因為當時看來,袁熙當時是以相救曹嵩的名義,但其後諸葛亮回想起前應後果,發現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那袁熙不僅頗為在乎百姓的性命,而且其貌似和曹操的關係並不太好,救出曹嵩,好像也是為了有讓曹操退兵的借口?

諸葛亮至今也沒完全想明白,當時袁熙作為冀州一派,為什麼會對尚是敵對的徐州費心做出這種事情,也許將來自己能遇到他,才會問明白真相吧?

前麵兵士的馬停了下來,諸葛亮收回思緒,見到了一幢府邸前,明白這應該便是賈詡住處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