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也是頗為滿意,看來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呂玲綺太厲害!
他隨口道:“哪裡,這一年光打仗了,也就玲綺和杜夫人”
他隨即反應過來,趕緊閉口,曹憲一邊重新束好腰帶,一邊懶洋洋道:“早看出公子對杜夫人有意,為了掩飾,還特地將其帶去海西,至於麼,甄夫人又不是那麼小心眼的人。”
袁熙百口莫辯,訥訥道:“也是隻是恰逢其會的巧合罷了。”
他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趕緊岔開話題道:“最近你照顧玲綺,可是受累了。”
曹憲搖搖頭,重新坐直身子,順手又在袁熙衣襟上捏了一把,“這是妾分內之事,倒是夫君狠心,舍得讓呂夫人上陣殺敵,結果落下了這種毛病。”
袁熙默然,按他推測,呂玲綺的耳鳴之症,可能是先天耳骨很薄,所以聽覺極為靈敏,但也很容易被外界影響。
外麵的聲音本身就對其影響不小,而且有段時間天天打仗,兵器交擊的震動對她的耳膜衝擊更大,久而久之,便如如後世長時間帶耳機後的後遺症一般,產生了震動不斷的耳鳴。
這種情況除了靜養一年半載外,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了。
想到這裡,袁熙也是心裡頗為歉疚,說道:“我確實對不起她,也對不起你們。”
曹憲搖頭道:“夫君這話就見外了,我們身為女子,跟著夫君,早就有了覺悟。”
“包括妾在內,大家都明白,爭奪天下是沒有退路的。”
“最危險的,就是夫君,所以還請夫君千萬保重好身體,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讓妾身這些人怎麼辦?”
袁熙想到後世鄴城被破時,袁氏族內女子的下場,也是心情沉重,點頭道:“我明白。”
曹憲突然想起一事,一拍額頭道:“對了,先前鄴城的軍情內務,都是經由奉孝先生看手。”
“其他雜務方麵如甄家的海路商貿,是甄夫人讓我幫忙一起整理的。”
“夫君回來後,因為其他事務更加緊要,妾也沒來得及一直告訴夫君。”
“我整理了一份,我記得是放在書房裡了”
她彎腰趴在地上的草席上,在裝滿竹簡的木櫃中翻翻撿撿,已經完全發育的身體曲線顯露無疑,差點讓袁熙又失去定力。
過了一會,她歡呼一聲,拿出了兩卷竹簡,說道:“這是甄家在幽州的海上商路,和漢四郡半島及倭奴國的貿易記錄。”
袁熙聽了,明白這是後世的朝鮮半島和日本,不由奇道:“漢四郡也就罷了,竟然倭奴國也有?”
“我來看看。”
他接過竹簡,順手把一拉曹憲,又讓其坐到自己懷中,便依次翻開竹簡查看。
第一筒竹簡,是和朝鮮半島居民的貿易記錄,並訴說了其中的凶險。
彼時漢四郡已經丟失,被高句麗和三韓占據。
最初漢代設立漢四郡時,其東部地區的民族,叫做濊人,有許多原始部落,設有酋長,便是高句麗貴族的前身。
公元前128年,濊族人的南閭等多位大小部落酋長,率領著二十八萬餘民眾來到遼東郡,漢武帝接到奏報後,專門為他們設置了獨立的行政轄區蒼海郡,後來蒼海郡並入了樂浪郡。
之後濊人與漢人居住、生活在一起,學說漢話,向漢人學習種麻養蠶、製作布帛等生產工藝,這樣從原始部族直接繞開了奴隸製度,進入了封建社會。
同時期的公元前二世紀,扶餘國在朝鮮半島北部自立,之後並入了玄菟郡,後來在公元49年派使者覲見光武帝,逐漸強盛起來。
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遼東、玄菟郡的東麵,扶餘人朱蒙建立了一個橫跨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東側的政權,這便是高句麗。
其建立不久,也臣服於漢王朝,接受玄菟郡的轄製。
半島南部的三韓政權,皆被稱為韓人,歸屬樂浪郡管理,這便是漢四郡最強盛之時。
按照其祖上算,很多都是秦人逃過去的,和當地居民通婚定居,又歸於漢朝,也算是重歸華夏。
但之後隨著東漢對外政策的失誤,放棄了漢四郡,導致現在朝鮮半島形勢極其混亂。
大大小的部族政權,多達上百個,很難去一個個征服,而且其民風彪悍,即使通商,也多有不軌之舉,還好甄家商隊配了相當數目的武器,對麵交易時才老實了些。
這便是袁熙從竹簡看到的朝鮮半島信息,他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人,其攛掇公孫家族統一半島,其實也沒按什麼好心。
畢竟先動手的人,被當地抵製反抗的可能性最大,要是公孫度家族應對得當,還能保持局麵穩定,但從後世看來,公孫度家族外站內行,內政卻是外行。
到時候,便是袁熙有機可趁的機會了。
此時袁熙察覺道曹憲的手開始不老實,心道好伱個曹憲,一年不見,膽子大了很多啊。
就讓你好看看,我深藏不露的底線在哪裡!
我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