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亂世之誌(2 / 2)

張繡聽聞前哨說劉備軍已經先行動身,才放下一顆心來,不是他多疑,而是他現在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實在是經不起折騰了。

就此劉備軍和張繡軍一前一後,順著大路往宛城而去。

而宛城之中,袁熙正生搬硬套地上演著三顧茅廬的橋段。

說是三顧,屬實是看不起袁熙了,事實上,他這幾天已經來了七八次了。

開始幾次,他都卡著飯點過來,想要邀請諸葛亮一起吃飯,被諸葛亮拒絕後,便可憐巴巴地站在外麵,等諸葛亮吃好,然後試圖和諸葛亮套近乎,在之後被諸葛亮客氣地請出門外。

後來他學乖了,每次他都趕著飯點之前,幫諸葛亮劈好木柴,然後生好爐火,最後自覺離開,其態度之卑微,讓人根本想象不出,他便是名震天下的凶虎。

黃月英此時站在窗邊,手裡端著個瓷碗,往嘴裡扒拉著剛蒸出來的飯,對諸葛亮說道:“夫君,不對頭啊,太不對頭了!”

“你說他現在身據三州,為什麼對夫君這麼卑躬屈膝啊!”

“夫君,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

諸葛亮伸出手,在黃月英頭上敲了幾下,打的對方眼淚汪汪,怒道:“你又在想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

黃月英摸著頭,嘀咕道:“人家就是想不通嘛,夫君不是本來想和其請教觀星之術嗎,怎麼反而拒絕了他?”

諸葛亮歎道:“正因為我也想不通,所以才暫時觀望下。”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擔心的是,其真的有觀星之術,並且看到了將來我可能會起到關鍵的作用。”

“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如此猶豫不定。”

“畢竟在我心裡,一個合格的主公,應是看中了我的誌向,欣賞我的才能,讚同我的理想,而不是根據卜算來招攬與我。”

隨即他自嘲一笑,“可能我這想法太過酸腐了,世上哪會有這種事情,君是君臣是臣,能夠互相信任,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黃月英聽了,望著窗外的天空,沉默了好一會,才出聲道:“天下大亂,有誌之士如過江之鯽,以夫君胸中誌向,其實很不甘心做個旁觀者吧?”

“既然如此,夫君何不和對方好好談談呢?”

諸葛亮聽了,啞然失笑道:“夫人說的極是。”

“對啊,與其繞著圈子,互相揣摩對方的想法,產生不必要的誤解,何不開誠布公,好好了解一下對方呢?”

黃月英捂著嘴笑道:“夫君心思通透,就是脾氣有些執拗呢。”

“不過也很是如此,夫君的誌向,才這麼高遠,也這麼難以觸及吧。”

諸葛亮歎道:“是啊,我的誌向還是太過虛無縹緲了。”

“但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能有個一直能看到的目標,並為之做些事情,想來也是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吧。”

他站起身,“我這就請他進來。”

諸葛亮的小院外麵,呂玲綺正焦躁地走來走去,手中兩支短戟舞地像花一樣,帶起了嗚嗚的風聲。

她怒道:“這諸葛孔明,如此不知好歹!”

“夫君也算給足了他麵子,他倒是拿捏起來了!”

“張叔叔,來跟我一起拆了他的院子算了!”

張遼苦笑,“主公可在看著呢,這養氣功夫,夫人可得跟主公好好學學。”

呂玲綺哼了一聲,“一個酸儒,讓夫君好等,不知道夫君的時間多寶貴嗎!”

“夫君也真是的,這兩天耗在這裡,萬一曹操帶人反攻過來怎麼辦!”

張遼聞言,和太史慈對視一樣,兩人麵現無奈之色,因為呂玲綺說的沒錯,宛城這裡並不安全,依照他們的意思,袁熙應該早日離開,將此地交給劉備就行了。

郭嘉也規劃好了路線,曹操這次逃出去後,未必不會在袁熙南下的路線上派兵阻擋,所以下一步便是往東趕到淮水上遊,然後乘船東進。

不過袁熙既然已經做了決定,似乎在其眼裡,這諸葛亮比什麼都重要,他們這些部下也不好說什麼,隻得耐著性子等待。

斜靠在馬車車轅上的袁熙,盯著天空的雲彩,腦子裡麵正思考著下一步的對策。

他確實是在等諸葛亮,也是在等壽春皖城方向傳來的軍情消息。

他還尚未決定,麵對江東攻打皖城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自己該如何應對。

是該大局為重,忍氣吞聲把這虧吃了,還是決絕反擊,給江東一個教訓?

他正思索間,院門吱呀一聲打開,諸葛亮出來,對袁熙道:“能否請使君進屋相談?”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