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聞所未聞(2 / 2)

“我認為,這便是先漢覆亡的根本原因。”

“這個最早的因,出自於先漢的文景,而不是後漢的桓靈!”

此話一出,諸葛亮和黃月營頭腦發懵,怎麼後漢的事情,扯到先漢去了?

袁熙看到兩人神情,知道他們一時間無法接受,出聲道:“桓靈除了聽信讒言外,還做了一件敗壞朝綱,影響極壞的事情,孔明覺得是什麼?”

諸葛亮毫不猶豫道:“賣官鬻爵。”

為了獲取錢財,漢靈帝下詔,所有官職明碼標價,根據官職的實權與主低來估算價格,上至三公,下至縣官,都可以花錢買,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是花了一億萬錢買的太尉。

即使是朝廷正常的人事任命,官員也得花錢,不花錢就不能當官,導致有很多清廉的士人因為付不起錢而無法上任。

這種做法,其實就是逼著人貪墨,諸葛亮出身世家大族,對此應該是深有體會,所以他對桓靈而帝的痛恨,應該是發自肺腑的。

他見袁熙一副確實如此得神情,憤怒道:“身為天子,卻發布如此惡法,縱容天下貪贓枉法,天下大亂的起源不是他們,還能是誰?”

袁熙心道果然和自己猜測的一樣,其實從後世的很多記載來看,諸葛亮並不是對漢廷愚忠的那種人,他的忠心,絕大部分是回報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劉備而已。

否則的話,劉備稱帝的時候,他應該像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一樣,做出相似的舉動了。

但事實證明,諸葛亮並不是不知變通的人,當時的漢廷已經無破爛不堪,諸葛亮也沒有試圖拯救,而是想辦法開創新朝。

這便是自己說服他的突破口。

袁熙緩緩道:“孔明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那便是為什麼有的士族那麼有錢,連三公都可以買得到?”

“他們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諸葛亮一怔,下意識道:“因為他們出身大族,廣有田地,這上百年的積累,所以.”

他突然反應過來,怔怔不語。

袁熙微笑道:“孔明說的沒錯,確實是他們攢下來的。”

“但為什麼他們能攢的下來,隻怕孔明心裡比我明白吧?”

諸葛亮此時真正認真起來,他發現袁熙將一個之前自己不想觸及,卻又無法避開的問題,赤裸裸的放在了自己麵前。

為什麼世家大族有那麼多土地?

諸葛亮立刻陷入了沉思,以他的才智,豈回不明白袁熙一直在誘導著自己,整整繞了個大圈子,便是為了剛才那句話。

天下的禍根,不是在於桓靈,而是文景!

想到這個答案的同時,諸葛亮猛然間陷入了迷惘。

先漢興盛,不是因為文景之治嗎?

為什麼對方會說這是種下了禍根?

等下,他說桓靈賣官鬻爵,那文景之治發生了什麼?

漢文帝做了什麼嗎?

他無為而治,減輕稅賦,寬政待民,許給諸侯王極大的權力,包括私鑄錢幣等,對匈奴采取防守政策.

諸葛兩一直沒有向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漢文帝減輕稅賦,最後反而朝廷富足了?

世家大族的錢財來源.世家大族的形成.漢初華夏一片白地,連高祖都湊不齊四匹同色的馬,但文景之治後,錢幣糧食溢出倉廩,這有什麼不對嗎?

等等,袁熙的的意思是說.

他不也是出生身於世家大族嗎,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諸葛亮靈光一閃,震驚的抬起頭來,“使君真正的意思,難道是因為世家大族大量聚斂土地?”

袁熙如釋重負,“我還以為孔明會逃避這個想法。”

諸葛亮震驚了,黃月英也震驚了。

出身於汝南袁氏的袁熙,為什麼會這麼想?

他經曆了什麼?

黃月英震驚的同時,忍不住看向坐在袁熙背後的呂玲綺,心道這難道是呂布的想法?

結果她發現,呂玲綺好像根本沒有現在聽,而是神遊物外,手裡還在摳著腳丫,顯然是時間長了腿坐麻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