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前有敵方戰船,後有投石,兩麵受敵,自己船隊兵士傷亡過半,真的能安全退走嗎?
兩支船隊瞬間交站在一起,程普忍痛上了船,和對麵周旋起來,卻愕然發現凶虎水軍應對極為熟練,不僅愕然,這是誰在指揮?
這些戰船,是張遼守下碼頭後,陸遜親自從巢湖背麵運河中帶過來的,因為運河狹窄,隻能通行少量小型船隻,所以幾十艘已經是極限。
不過陸遜在袁熙水軍中威望很高,所以將士用命,士氣高昂,打的程普水軍苦不堪言。
袁熙望著遠處交戰的船隊,歎道:“能把有限的巢湖船隊利用至此,換了對麵數倍的戰損,可以說是大賺。”
“對麵的應對,都在軍師算中,所以程普才步入了絕地。”
諸葛亮沉默了一會,才出聲道:“不,對方還有一線生機。”
袁熙奇道:“真的?”
諸葛亮點點頭,“主公說周瑜和程普不和,亮雖然以此為用計前提,但若周瑜不計前嫌,還是能將程普救出去的。”
袁熙出聲道:“若真是那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咱們在江淮,能和江東軍打成這樣,已經是出乎先前所料了。”
“若非有軍師,咱們不至於有這麼大的優勢。”
諸葛亮沒有說話,但他心裡。對自己這次初戰是不滿意的。
把希望寄托在周瑜不救程普上,本就不是合格的謀士所為,更像是一個賭徒,而諸葛亮並不喜歡堵,他希望能算出所有可能的應對。
但親自帶兵打仗的機會,比諸葛亮之前預料的要快的多,知道親自領兵後他才發現,自己還有太多需要學習領悟的地方。
就像如今他隻能將程普逼入絕路,卻無法阻止周瑜來援,這便是自己能力不足之處,沒能將變數消除!
要是太史慈能夠成功…..
諸葛亮搖了搖頭,將這個想法趕走,對麵已經做得足夠好,也受了不輕的傷,讓他這麼冒險的,不真是想不出彆的計策的自己嗎?
諸葛亮拳頭握了起來,他必須要變得更強才行!
果然之後不出諸葛亮所料,在陸遜打的程普無處可逃的時候,遠處的湖麵,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船隻。
諸葛亮見了,便對袁熙道:“亮實在慚愧,周瑜還是帶兵來援了。”
其實在他心裡,周瑜來救才是正常,畢竟他身為都督,不可能見死不救,更能借此賣程普一個人情,讓程普心中有愧,從而黃河兩人的關係。
諸葛亮心中歎息,自己抱著的僥幸心理,就是未竟全功的罪魁禍首,今後自己一定更進一步,料算到所有情況!
他眼見陸遜如便要被江東水軍包圍,出聲道:“主公,如何定奪?”
袁熙想了想,說道:“發信號讓陸遜讓開路線,讓程普軍退走。”
諸葛亮歎息一聲,當即放出煙花,他自然明白袁熙意思,程普困獸猶鬥,陸遜要是殺不了他,反而會被周瑜抄後路,到時候雙方拚命,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陸遜的船隊往北岸退去,程普軍船隊見其退走,如蒙大赦,趕緊拉起船帆往周瑜船隊而去。
等程普駕船和周瑜船隊彙合,兩邊也不耽擱,當即往南退去,留下的是岸上近萬具江東兵的屍體。
程普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身體,一麵讓船上醫士加緊救治董襲,一麵讓自己戰船接近周瑜旗艦。
兩船相接,兵士們扔出鉤鎖,中間連上繩橋,他阻止了侍衛攙扶,自己踏上繩子,跳到了隔鄰周瑜的船上,徑直去找周瑜。
兩人甫一見麵,發現對麵身上傷勢都不輕,俱各一愣,程普注意到周瑜臉色蒼白,胸前的盔甲破損,袍子裡不斷滲出血來,當即僵硬抱拳道:“多謝都督相救,普作戰不力,前來領罪。”
周瑜看到程普額角的血不斷流下來,染紅了半張臉,歎道:“將軍已經儘力了,是瑜指揮不力,回去後自當向主公請罪。”
“這一戰已經死了太多人,不該再深究了,所有罪愆,到瑜為止。”
程普一時間說不出話,隻得重重抱了抱拳。
周瑜卻是把目光投向遠處的岸邊,心道這次回去怎麼向孫權交代呢?
經此慘烈一戰,江東今後又如何麵對凶虎呢?
他突然胸口劇痛,眼前一黑,隨即天旋地轉,眾將的驚呼回蕩在他的耳邊,越來越小,然後周瑜徹底失去了知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