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煩躁起來,“讓你做便做,這麼多廢話,討打?”
“收好快滾!”
洪氏連忙接過竹筒,低著頭退了出去,快到門口時,袁尚開口道:“我死之後,便管不了你了。”
“我不管伱將來投靠誰,但過繼來的孩子,你必須要照料好。”
洪氏連忙應聲,袁尚見其呆立不動,喝道:“說完了,還愣著做什麼?”
“快走,彆在這裡礙眼!”
袁尚準備突圍的消息,在幾日之後,便被各方得知。
鄴城南邊的魏郡,大半都被曹軍占據,如今曹操軍營之中,曹操親自坐鎮,謀士們濟濟一堂,幾乎都趕到了帳下。
其中一位,便是無奈投靠過來的許攸,他正坐在下首,看著眾人談笑甚歡,感覺自己格格不入,不由想起了先前自己投奔過來的景象。
他當初過來時,曹操極為欣喜,拉著許攸的手道:“我可把子遠盼來了!”
“想當年你我袁本初三人年輕相知,都是胸懷大誌,立誌改變天下之人,奈何袁本初走錯了路,不幸逝世,如今我有子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啊?”
許攸一臉苦澀,“現在的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早已經沒有了雄心壯誌,隻求在明公帳下做一小卒,苟延餘生罷了。”
曹操聽了,更是哈哈大笑,“子遠啊,這可不像你啊,當年的你,誌向可比我和本初大的多了!”
“你放心,到了我這邊,必然不會像袁本初麾下那樣束手束腳,我必然會給子遠建功立業的機會!”
許攸趕緊拜謝道:“如此便多謝明公了!”
曹操將許攸拉入帳中,問起了鄴城的事情,許攸一一應答,遇到防務上麵的布置,卻鬼使神差地隨口敷衍過去,曹操問完之後,對許攸笑道:“有子遠在,鄴城何愁不破!”
“這幾日子遠便好好休息吧!”
許攸當即拜謝,告辭離去,他卻不知道自己走後,曹操的臉色卻是沉了下來。
關於城內布防的數字,許攸說的和自己部下打探的出入頗多,是其不懂裝懂應付自己,還是有彆的目的?
他想了想,叫過許褚,說道:“派兩個人,盯好許攸。”
如今許攸魂不守舍的坐在下首,鄴城方麵傳來消息,裡麵的疫病很是厲害,鄴城已經支撐不住了,所以開始謀劃突圍,曹軍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冀州軍想要逃跑,隻有一個選擇,肯定會往北,而且十有八九肯定會向袁熙求援接應,如此一來,曹軍的計劃,便轉向如何利用這個機會擊敗袁熙。
程昱首先獻策驅虎吞狼之計,建議曹操令清河郡的袁譚發兵攻打袁熙,這命令看上去也是合乎常理,畢竟離著安平郡最近的就是他。
若兩人相鬥,曹軍必然能坐收漁利!
陳群則是提出兩路夾擊之計,袁譚在東路牽製攻擊安平郡的袁熙,曹軍則趁機從鄴城西邊的黑山附近北上,繞到鄴城北麵,攻擊鄴城逃出來冀州軍的同時,襲擊袁熙軍側翼,和袁譚兩麵夾攻,徹底擊垮袁熙,如果謀劃成功,曹軍便能全取冀州,甚至推到幽州境內,也未可知!
而荀攸卻是有不同意見。
他出聲道:“從西側進軍,不可避免會接近黑山,那邊敵軍動向不明,先前趙雲一直在其內騷擾懷城,但若是接近我們這邊.”
此話一出,堂下曹營將領謀士臉色都不好看,荀攸擺明了對眾人阻拒趙雲沒有信心,但事實也是如此,這才是讓眾人難以決定的原因。
荀攸繼續道:“與其選擇左路,為何不去右路?”
陳群醒悟過來,“公達的意思,我們跟在袁譚後麵?”
荀攸出聲道:“鄴城其實大局已定,關鍵還在於擊敗凶虎,儘可能削弱其實力。”
“如今最大的變數,便是在袁譚身上。”
“次人反複無常,又狡詐非常,在知道我們利用其攻擊凶虎的情況下,未必不會反戈一擊,背叛我們。”
“所以我們必須要盯死他,如果他真的有這種想法,我們必須要先下手為強!”
荀攸的這個計策,顯然更加靠譜,一方麵眾人不想麵對趙雲,一方麵袁譚顯然不是傻子,被坑了一次,這次很難說乖乖就範當炮灰,而曹操的風格,便防患於未然,他能坑袁譚一次,也能坑第二次。
至於盟友什麼的,袁譚早已經失去了這個資格,曹操將來若要一統中原,哪有他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