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糜泰談了自己的想法,糜泰極為敬服,跪拜在地說道:“使君想法振聾發聵,這開疆拓土任重道遠,隻怕單單以小人之能,獨力難以承擔啊。”
袁熙笑道:“沒關係,你放手去做,缺什麼人儘管找我,我來幫你找,不過他們隻負責港口內事,海上之事,皆以你為主。”
“你先回去好好想想缺什麼人,到時候我在東海四州給你找人。”
糜泰聽了當下領命,趁著他去叫倭奴國土著的當口,糜貞偷偷對袁熙笑道:“聽到東海四州,妾才想起來夫君已經是名震天下的一方諸侯了,幽州渤海青州徐州,皆是自古有航海之風俗,且民風彪悍,如今四州人才齊聚,將來前景很難不讓人期待呢。”
袁熙笑道:“是啊,海外風險大,但是機遇也多,人要是固步自封,很容易喪失進取心,而未知的海洋給了人無限的可能。”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也隻能著眼於倭奴國,下南洋的通道,大部分都被江東堵住了,如今和他們的關係不算好,要不是提前得到了棉花種子,我可能要懊惱好幾年。”
糜貞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江東船隊多是在海岸外五十裡處航行,現在糜家南下的船隊,至少要遠離海岸一百裡,便能避開江東船隊。”
“現在的問題,”她猶豫了一下,說道:“是甄家船隊和糜家船隊雖然時有溝通,但也有航路衝突,在同一地買了貨物,浪費了船隻的事情。”
“糜家和甄家都心知肚明,但礙於糜家當時還是外人,也不好互相走得近了……”
袁熙笑道:“現在伱變成自己人了,是不是可以考慮合並的事情?”
糜貞臉上一紅,“妾身確實有這個想法,就看夫君了。”
袁熙想了想,笑道:“合成袁家商隊也不是不行,但這樣一來,權力容易集中,雖然最是方便了,但未必一定都是好處。”
“我的想法,是糜家甄家都拿出一部分,重組到我名下,已三方的名義行商。”
糜貞有些迷惑,兩家變三家,這不更亂了嗎?
袁熙見了,解釋道:“外藩開拓,最怕的就是主事之人野心太大。”
“要是袁家商隊有主事人想要據倭奴國自立怎麼辦?”
“他們航海經驗豐富,又有武器堅城,難不成我再組一支船隊去打他們?”
糜貞這才恍然,笑道:“原來如此如此,三方製衡,隻有有一方起了異心,另外兩方也能製約,果然是好想法。”
“夫君的眼光比妾高遠多了,妾隻是看商事,但夫君看到的卻是國事啊。”
袁熙心道由不得自己防備,曆史上這類養虎為患的事情太多了,一旦失控便很難回頭,就像東漢放棄漢四郡被高句麗趁機崛起一樣。
現在公孫度家族和高句麗處於膠著態勢,兩邊誰也吃不下誰,公孫家族野心是有的,但實力並未跟上,眼光似乎也不太長遠,袁熙本以為公孫度會向自己求援,但至今那邊也沒有消息。
這讓袁熙看不到公孫家族的誠意和眼光,對麵難道等著天下平定,啥都不做就要要好處嗎?
但既然兩邊僵持,袁熙也樂得坐山觀虎鬥,他今後兩年的攻略重點實在並州的河套平原,中原這邊暫時是要采取守勢了。
因為從劉表的信中來看,荊州士族抗拒外人的心理很強,投靠袁熙的荊州士族也是寥寥無幾,既然如此,袁熙也不用熱臉貼冷屁股,等曹操再次攻打荊州,那些士族自然會後悔。
荊州守是很難守得住的,漢末大部分城池修建的並不牢固,襄陽等要衝遠沒有後世宋朝時堅固,被動采取守勢隻會被人拖住,所以袁熙讓陸遜回到了壽春伺機而動的同時,加緊構築江淮防線,隻要淮水不失,曹操便沒有辦法。
正在這時,糜泰帶倭奴國土著過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