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賞罰分明(2 / 2)

所以羊衜打的算盤挺好,美滋滋過來等著封官,卻沒有想到袁熙不僅封官,還要殺人,想到自己和家族曆史都不清白,羊衜嚇得當場褲子都濕了,隻覺雙腿戰栗,心臟狂跳。

突然之間,他聽到諸葛亮念到了自己名字,頓時大腦一片空白,完了,要死了!

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回過神來的,隻覺周圍有人推了推他,抬頭看時,隻覺眾人齊刷刷看向自己,頓時眼前一黑,差點跪倒在地。

諸葛亮見了,便猜出了八九分,心道按道理主公和其也算有親,怎麼把這孩子嚇成了這個樣子,難道先前沒通過氣?

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拜羊衜為樂安縣令,上前領命。”

羊衜這才感覺僵硬的身體恢複了控製,跌跌撞撞向前領了任表,等他回到原位時,感覺整個後背都濕透了。

他擦著額頭上不斷冒出的汗,抬頭望向袁熙,發現對方恰好也在似笑非笑看向自己,不僅連忙低下頭去。

羊衜經過這幾次事情,知道對方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幾歲,但是手段之老辣,行事之縝密,連曹操孫策這些人都在其手下吃了大虧,自己實在是難以望其項背,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老老實實做人。

隨著一個個官員將領上前領命,本來壓抑至極的氣氛也逐漸輕鬆起來,但很多聰明讓人已經暗暗心驚,因為任書上的官職,都考慮的極為妥當,袁熙對眾人勸勉的話中,不經意透露出的暗示,表明其對眾人做過的事情了如指掌,這不是個好糊弄的!

想到這裡,眾人更是心下凜然,完全收起了先前因為袁熙年輕的一絲輕視之意,在其眼中,袁熙行事之老道,已經可以和其父輩那些人相提並論了!

袁熙足足花了兩個時辰,才將堂下眾人的任書宣讀完畢,最後笑道:“今日本來應該宴請各位,但人數實在太多,且規製不低,若都交給黃縣招待,恐怕勞民傷財,所以今日我就厚著臉皮,不管各位的飯了,還望見諒。”

“等我見來到了各地,當好好拜訪各位,還請諸君奮力精進,不負當地百姓期望。”

眾人連忙俯身領命,魚貫而出。

這裡麵有看出很多人的區彆了,有些人回到驛館,想著伺機拜訪袁熙,拉近關係,有的則是直接出城赴任去了,有的則是猶豫不決,生怕這也是袁熙的一項考驗,正在想著如何應對最佳。

此時堂上隻剩下袁熙的心腹將領官員,諸葛亮已經提前將眾人留下,顯然是有要事商議。

袁熙看到張郃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之色,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平心而論,張郃雖然在冀州混的不差,但相比袁熙手下那些急速崛起的將領,速度是慢的多了。

張郃成名很早,和顏良文醜並列為四庭柱之列,且文韜武略是四人之中的佼佼者,更是很早便結識了袁熙。

袁熙在早前和張郃去青州救援曹嵩時,拉近了兩人關係,也花了不少財貨交好張郃,對此張郃也是心知肚明。

但當時張郃背靠袁紹,對於和袁熙的關係多少有些顧忌,所以兩人也沒有走得太近,他當時想著袁熙若要能走到和其他兩個兄弟同等的位置,怎麼也要五六年甚至十年以後了吧?

結果之後的事情大大出乎張郃預料,袁熙在短短三年之內,以一城起家,完成了彆人十幾年都做不到的功績,到如今更是占據四州,手下人才濟濟。

而隨著袁紹袁尚先後身死,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張郃投奔到袁熙麾下後,赫然發現,自己好像來的太晚了!

單以武將而論,排在他前麵的,有當初籍籍無名現在卻名震天下,做到一方大員的趙雲太史慈,這兩人張郃自忖是遠不能比的,這也就罷了。

但更有中途被迫投靠袁熙的高順張遼,當初被袁紹打的跟喪家之犬一樣的呂布部下,更包括白波軍降將徐晃,公孫瓚降將田豫這些被俘後投降的,如今不是位高權重,就是封侯拜將,這些人皆是投靠過來後,隻有個偏將身份的張郃所遠不能比。

張郃想到這裡,心裡也是感歎不已,人和人的差彆,有時候在於時運,也在於選擇,自己當初沒有完全投靠到袁熙麾下,有今日之局麵,也是自己咎由自取吧。

他正患得患失的時候,袁熙的一句話,卻讓他的心態完全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次大規模封賞是第一次,但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現在我名義上占據四州,但算起來也就是三州之地。”

“但天下有十三州,立功的機會還有很多,今天留下來的人,皆是我最為信任,明年出兵征伐的主力。”

“還望諸君努力,更進一步。”

“暫時給不了的,我也會記著,將來一定會補上。”

此話一出,包括張遼在內的眾人皆是心懷激蕩,紛紛出聲道:“願為主公效死!”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