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調和矛盾(2 / 2)

袁熙出聲道:“羊衜沒有大惡,何況先前我已經讓他吃足了苦頭,之後應該會老實做人。”

“我雖然很討厭泰山羊氏,但不得不承認,他們屬於是可以爭取分化的族群。”

“我對待羊衜,也釋放出態度給曹操看的,曹操此人多疑,肯定懷疑是不是羊氏和我私下勾連了,若是其采取手段,正好能將羊氏逼到我這邊來。”

諸葛亮微笑道:“我就知道主公沒安什麼好心。”

袁熙哈哈一笑,“總不能讓這些大家族左右逢源,什麼便宜都沾吧?”

諸葛亮歎道:“諸葛氏如今各自流離,據說去到曹操孫權麾下的,也有不少,隻是琅琊本地已經是沒有人了,可見家族興衰,無論大小,皆是無法在亂世中求全。”

袁熙倒是早知道這些,出聲道:“亂世求存,身不由己。”

他不想多談,換了個話題,“我那卷絹布,軍師看過了嗎?”

諸葛亮一聽,頓時來了興趣,說道:“亮粗略看過一眼,還未細看,但裡麵奇思妙想,確實是令亮驚訝,頗受啟發。”

“不瞞使君說,因為畜力緊缺,我最近在研究木牛流馬之術,但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讓其動起來。”

“我開始隻能想到絞盤發條之法,這是人力提前上好,催動木牛流馬的動力,但不能持久,走了幾十步便需要重新絞緊,且損耗很大。”

“最關鍵的就是,這種機關相比畜力拉動的板車,毫無優勢。”

“其中有很多關節處,亮遲遲無法突破,正處於混沌之中,使君寫在絹布上的那些話,卻是給了我不少啟發。”

“什麼物體運動需要做功,做功的手段表現,是燒開水。”

“使君用燒水壺的壺蓋作為比喻,結合風箱水車,亮終於是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也終於明白為什麼使君先前對黑山采煤那麼上心了。”

“要是木牛流馬之術能夠完成,不僅陸路方便很多,水路船隻也會脫離風力人力的限製,這前景不可限量啊。”

袁熙笑道:“軍師厲害,這確實是將來時代發展的關鍵。”

“這其實並不是原理很複雜的東西,但對燃料的要求很高,木柴效率太低,隻有煤才能滿足基本的要求,而且因為生火之物稀缺,很多年間卻沒有讓人去往這方麵去想,才錯過了這方便之物。”

“而致力於研究木牛流馬之術的軍師,應該是當世最能認識到其好處的人了。”

袁熙心中歎息,雖然工業革命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其實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工業革命的先導文藝複興,其產生的諸多學科,也是在西方封建製社會便產生了,那時候西方生活水平還不入同時期的宋明。

真要嚴格說起來,促進科技進步的,應該是對外擴張掠奪的欲望,其前提就是窮則思變,正是因為歐洲國家太窮,才開始了海外掠奪擴張之路。

而對於農業發達的中國,能吃的飽飯,商業也發達到一定水平,反而沒有太多的對外掠奪欲望,擴張領土是要花錢的,打下來也是遍地野人的荒蕪之地,撈不到好處為什麼要打?

而相反,對掠奪充滿欲望,又掌握了資本主義精髓的西方來說,殖民地是其發展的必須要素,因為這既是原料產地,也是傾銷市場。

資本主義本質是殖民主義,即對外利用暴力殖民落後民族,對內利用資本殖民落後地區,從而形成小部分人奴役大部分人的不公局麵。

讓資產聚積到小部分人手中,形成權力落差,這點這封建中央集權製並沒有多大區彆,最多隻是手段不同,封建集權偏向於暴力夾雜著治理手段,而資本主義則是掠奪性壓榨伴隨著暴力,本質都是少數人的特權罷了。

袁熙知道自己不能脫離生產力去建立不切實際的社會關係,將來的天下,必然是存在不同思潮,不同社會經濟成分因素之間的碰撞角力,他所要做的,就是儘量調和,讓其形成一個穩定的均態。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袁熙也是心中沒底,社會政治實在是太複雜了,他要做的根本沒有可以仿效的樣本,隻能是一步步摸索了。

他轉向諸葛亮道:“青州的事情,便有勞軍師了。”

“軍師隻要記住一句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多多聽取不同階層的人的意見。”

“當然,聽是聽,最後還要軍師獨斷專行,方能推行下去。”

“我是看好軍師的。”

諸葛亮連忙應了,兩人一邊說話,一邊走在路上,突然袁熙看到諸葛亮麵色古怪,便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卻看到路邊擺了個小攤,上麵的麻布招牌上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堆字,似乎是在賣什麼東西。

袁熙定睛看了看坐在攤子後麵戴著帽笠的女子,那不是黃月英嗎?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