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三角結構(2 / 2)

田豫若有所悟,重重點了點頭,“豫明白了,主公放心,即使日後並州出了岔子,豫也有信心補救。”

袁熙讚道:“沒錯,最後實在不行,咱們再打一次就好了,能擊敗匈奴鮮卑一次,就能打敗他們第二次!”

隨著幽州鮮卑協議的簽訂,關外鮮卑也送來了幾個部落的人口,開始協助配合袁熙在河套平原上的耕種放牧並行之舉,加上聚攏來的邊地漢人和投靠去卑的南匈奴族人,河套平原上生機勃勃,萬物競發,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新氣象。

而且並州邊塞防線的初步建立,表明環繞河套平原構建的防禦體係,也已經初步成型,隨著秋收秋種的結束,並州剩下的最後一塊拚圖,太原郡的攻伐也開始提上了日程。

之前隨著去卑對南匈奴內部進行分化,以及現任單於呼廚泉的不作為,南匈奴人心離散,如今在太原盆地,以晉陽為中心負隅頑抗的,是左右穀蠡王為首的南匈奴的死硬派。

對此袁熙讓去卑繼續派人遊說尚還中立觀望的部落,承諾會儘量想辦法恢複羌渠單於的名譽,並對各部族戍邊抽取的兵士,給出相對一個公正的比例人數。

此事涉及到一樁公案,即南匈奴對於漢廷不滿的主要起因。

羌渠單於於夫羅和呼廚泉的父親,原為右賢王,漢光和二年(179年)秋,匈奴中郎將張修擅自收斬原單於呼微,立羌渠為單於。

這裡麵當然內情很是複雜,但羌渠單於因此感激漢廷倒是真的,對漢廷也有求必應,但這卻給其帶來了殺身之禍,中平四年,中山相張純反叛,漢靈帝詔令征發南匈奴出兵配合平叛,羌渠派遣其子左賢王於夫羅率兵前往中原。

其國人擔心征發軍隊的事不會停止,於是十萬部民反叛,攻殺羌渠,另外擁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於夫羅回不去,隻好留在河東郡一帶。

之後於夫羅先投靠袁紹,後投靠董卓,協助黑山軍和公孫瓚反過來攻打袁紹,同時屢次劫掠為禍關中。

於夫羅對於漢廷的態度是很複雜的,從其父為漢廷效力,到他搶掠中原,裡麵肯定有不為人知的變化,但隨著他莫名暴斃,兒子劉豹被袁熙殺死,這一脈算是斷了。

之後南匈奴被主和派呼廚泉掌管,袁熙在北地的勢力崛起,已經沒有再給南匈奴留下和漢人對抗的前景了。

所以在袁熙給出承諾後,去卑才毅然投靠了袁熙,這其中就包括幽州遍地的戍邊,雖然之後不可避免會征發南匈奴兵士,但袁熙保證,會以漢人兵士為主。

這樣一來,南匈奴部族的怨氣,便能被平息大半,袁熙這邊也能保證自己對胡漢邊軍的控製權,可以說雙方都很滿意。

高乾那邊很快就回信了,言說隻要袁熙約定攻擊日期,他那邊馬上發兵,但可能兵力較少,主攻隻能依靠袁熙了。

高乾這邊也有苦衷,這一年來,並州南部被司隸地區的馬騰韓遂聯軍屢屢入侵,也是苦不堪言,其急迫想等著袁熙打通並州太原一線,這樣袁熙就能高乾的地盤完全連接起來,共擊馬騰韓遂了。

而去卑這邊通過遊說,對盤踞在太原的南匈奴不斷進行分化,如今太原郡已經是人心惶惶,本來太原占據了並州南北通道,北接鮮卑,南連中原,據守河套,生活富庶,地形又是易守難攻,但如今南北通道被袁熙高乾封堵,已經成了甕中之鱉,隻能做困獸猶鬥了。

南匈奴頑固在征調所有兵力,準備拚死一博的時候,薊城這邊養了大半年病的高覽,卻是接到了一封任命信。

他看到後,徑直來找夫人甄榮,說道:“主公給我任命了,現在我就要帶病出征。”

袁熙給他的軍職,是度遼將軍。

度遼將軍銀印青綬,秩二千石,與烏桓校尉合稱二營,屯紮在五原曼口,即袁熙現在並州的大本營,漢廷流放的罪人都會發配到度遼將軍轄地,抵禦外族。

甄榮彼時已經懷孕,將要生產,她出聲道:“使君重用,夫君想要拒絕嗎?”

高覽說道:“大丈夫在世,當建功立業,我本來遭逢數次傷病,本來已經心灰意懶,但這一年來有賴於元化先生的藥,竟然恢複的不錯,也不好厚著臉皮吃白食了。”

“但你臨盆在即,我是無法照應了。”

甄榮出聲道:“夫君莫擔心妾身,這邊熟人很多,但妾擔心並州邊民凶暴,還望夫君小心為上。”

高覽笑到:“放心,你這妹夫可不是一般人,並州的大部分障礙,他都已經親手掃清了,我隻是去錦上添花而已。”

“四庭柱死的死,散的散,張郃已經走在我前頭了,我說什麼得給高氏爭口氣。”

高覽明白此時袁熙的任命,是讓自己攻打太原賺軍功的,這種機會錯過了,以後便很難找到,於是他當即告彆甄榮,在薊城軍營調集兵士,帶著糧草輜重,往並州方向敢去。

經過半個多月的行軍,他到了並州雁門,和袁熙大軍會合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