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進入深秋,眼看將要入冬,各地情報不斷傳來,袁熙要等的變化終於來了,但卻不是晉陽,而是涼州。
涼州內部的矛盾終於爆發,馬騰韓遂決裂,分成兩大勢力互相攻伐,這其中的誘因,有先前袁熙在兩人見埋下的不信任種子的因素,但最直接的,則是因為曹操奪取漢中之後,涼州諸侯們之間的矛盾被徹底引爆。
本來涼州是馬韓聯軍中幾十個大小諸侯的自留地,當初和曹操合作,也是因為有利可圖,曹操也確實讓出了半個司隸讓其劫掠。
馬韓聯軍也是極為滿意,他們得到保證涼州大後方安全的承諾,和曹操領地之間又有司隸作為緩衝,即使和曹操發生矛盾,對方也打不到自己老家。
但曹操奪取漢中後,一切便不一樣了,曹軍可以直接從漢中北上,進入涼州腹地,這一下子就讓西涼諸侯們趕到了威脅。
而曹操對此也產生了誤算,他還以為馬騰韓遂能夠擺平西涼諸將,於是這個秋天,曹操主要將精力放在了攻伐劉備等其他幾件重要事情上。
他還派出幾股兵力騷擾袁熙領地,給袁熙使絆子,懷城去晉陽的援軍便是其中之一,但除了這一路之外,其他幾路都遭到了挫折,去淮水上遊騷擾壽春的軍隊,被太史慈軍擋住,隻得退回許都。
而冀州方麵,鄴城夏侯惇派出的幾支部隊就更慘了,諸葛亮從青州帶軍帶到了安平,僅僅動用了先前的冀州軍舊將領兵,就將夏侯惇幾支軍全部打退,讓其絲毫便宜也沒有占到。
其他方向大都如此,唯一有點瑕疵的是江淮南部,江東趁著攻打占據江夏的當口,順手侵占了長江北麵幾座城池,顯然是孫權授意的,不過江東軍也沒有趁機北上巢湖,畢竟上次大敗不久,他們也不敢太過造次。
袁熙看到這份情報的時候,簡直要氣笑了,心道孫權還真是賤,不敢正麵攻打,老是私下搞這些小動作。
不過江東也沒有幾年好日子了,若是袁熙能夠在環渤海四州繼續建立港口和造船廠,同時發展貿易,以商養船,不出五年就能攢出一支龐大的的艦隊,到時候江東有幾條長江防守都沒用。
曹操騷擾袁熙的計劃受挫,其也並未太過在意,而是將精力放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便是冊立繼承人。
不過以曹操大將軍的身份,公然冊立繼承人有些不倫不類,於是曹操掾屬們站出來上書,建議天子加封曹操為魏公。
這件事情在天子官員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天子官員說是三公九卿,但是也隻是個籠統稱呼而已,因為東漢是沒有公爵之位的。
先前曹操已經獲得了在天子麵前三不朝的待遇,即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加封公爵,看似是理所當然,但在有心人眼裡,這是一個極為明顯的禍亂征兆!
因為東漢不封公隻封侯,是因為西漢封公的前車之鑒,封公和封侯的最大區彆,在於封侯後多的隻是土地和食邑,但封公的話,是可以建立社稷和宗廟的!
社稷即社神和稷神,代表著統治權杖,而宗廟則是祭祀列祖列宗之地,宗廟的建立表示統治權得到天子認可,並可以曆代繼承。
說白了,社稷和宗廟代表著國家的獨立主權,西漢隻有諸侯王可以建宗廟立國,而曹操晉升公爵,便是打算名正言順地建立封國,打造屬於自己的社稷和宗廟。
而且三不朝再到外姓封公,離曹操最近的人物,便是取代西漢建立新朝的王莽,這一下子,誰還不知道曹操的心思?
許都也因此陷入了混亂,固然有馬騰韓遂相互攻伐,隨時威脅許都的原因,更因為封公這件事情,很多人事前並不知情。
荀彧便是如此。
他如今正處於極度的憤怒和不安中,因為上書天子,建議曹操封公的文武官員中,由兩人帶頭。
董昭,荀攸!
荀彧深知自己和荀攸已經是貌合神離,相比自己,荀攸更合曹操心意,但荀彧作為長輩,尚能控製荀家的決定,其在立繼承人之爭中,支持曹植,荀彧的意見也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然而荀彧沒有想到的是,荀攸這繼承人這事上沒有說話,看似是退讓了,結果在封公這事上對自己隱瞞,突然搞了個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