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
吳夫人正對著座下的孫權說話,看到其臉上掩飾不住的喜色,不禁心裡暗歎,但還是出言提醒道:“權兒如今出兵,可要小心考慮,免得上了人的當。”
孫權拜道:“謹記阿母教誨。”
吳夫人看孫權神色,顯然是沒有當回事,隻得又道:“我知道權兒為了孫家,做了很多事情,對於江東幾大士族也是如此。”
“但權兒有沒有想過,江東官員沒有士族,長久之下,江東能用的人才越來越少,若被被打壓過甚,將來還有多少人能勝任?”
“我在北地時,曾見過幽州義學,頗有可以學習之處,何不仿效之?”
孫權聽道幽州兩字,臉上便蒙了陰霾不快,他低頭下說道:“幽州那種歪門邪道的做法,沒有上下尊卑,泥腿子都能讀書,簡直是禮崩樂壞!”
袁熙不在現場,若是他在的話,應該能明白吳夫人的嘗試幾乎是沒用的,因為後世三國之中,隻有吳國是沒有太學的,以至於後來吳國官員中能識字的人,都不是很多。
這種愚民政策確實有利於孫家的統治,但後果便是吳國後期形勢是最為不堪的。
吳夫人心內歎息,孫權野心太大,太過急於求成,若是放在太平盛世還好,甚至放在不那麼激烈的亂世,孫權所作所為,也不一定說是錯的。
但當下不一樣,吳夫人在幽州的那段時間,通過種種了解到,孫權現今最大的兩個敵人,袁熙和曹操,都不是一般人,和他們為敵倒不是不可以,但要時刻做好失敗的應對,但顯然現下的孫權,卻沒有這種自覺。
她隻得直接將話說的更加直白,“最近權兒所作所為,阿母不想過多置喙,但凶虎不是那麼好騙的,曹操更是包藏禍心,如今權兒和其聯手,不異於與虎謀皮,千萬要當心啊。”
孫權不以為意到:“阿母教誨,權記下了。”
“但我江東偏於一隅,很難參與到中原爭霸中去,當下的機會千載難逢,不容錯過!”
“而我掾屬之中,有人還勸我說北方勢大,不可力敵,未戰先怯,簡直是笑話!”
“我看他們是仿效奸臣賈捐之妖言蠱惑漢元帝之先例,那這些謬論來蒙蔽我了!”
吳夫人臉色一白,她總覺得孫權這話意有所指,矛頭隱隱在指向自己?
孫權說的這件事情,發生在西漢漢元帝在位時,珠崖郡叛亂不定,漢元帝召集群臣討論,準備派遣大軍,討伐不臣。
此時賈捐之站出來,寫了一篇《棄珠崖議》的奏疏,說曆代攻伐周邊不服的原因,是因為君王的私心作怪,羞威不行,而討伐必然造成民不聊生,個人的榮辱與社稷的重擔相較為輕,夫萬民之饑餓,與遠蠻之不討,危孰大焉?
奏疏意思就是漢武帝那種征討邊郡的行為是勞民傷財,不如放棄,這裡麵的論點,和後世蜀國譙周的仇國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很難說譙周是不是仿效了賈捐之。
賈捐之此人門第顯赫,他是賈誼的孫子,司馬遷的外孫,他這論調一出,和其交好的匡衡揚雄等人便上書附和,於是漢元帝遂放棄珠崖郡,開了一個極為惡劣的先例。
當然,從後世來看,涉及此事的人沒有一個好下場的,賈捐之和揚雄涉及符命案身死,匡衡就是鑿壁偷光那個,被人檢舉貪墨不法,畏罪身死。
而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其侄子便是王莽,在漢元帝死後王家直接終結了西漢,可謂是相當諷刺了。
此時孫權拿這樁公案來說事,便是意有所指,明麵上是說不思進取的必然招致滅亡,實則是表明他極為厭惡投降派的態度。
吳夫人自動懂孫權的意思,但她深知兩方交戰,光憑誌氣和意氣是沒有用的,戰爭是比拚兩方各方麵優劣的爭鬥,而在這方麵,江東顯然是準備不足的!
吳夫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投降派,但她回想起當初袁熙讓自己回江東的動機,未必是一定想要自己牽製孫權,更多的還是處於袁熙的自信,她猜測袁熙自始至終,隻怕都沒有把江東當做真正的對手。
但這種事情,她對孫權是無法說清楚的,眼下的局勢已經無法改變,於是吳夫人隻得道:“既然權兒主意已決,我也不多說什麼,隻想提醒一句,那凶虎未必如想象的那麼好對付,權兒還是小心為上。”
孫權聽了,笑道:“我吃過凶虎的虧,自然要好好討回來。”
“不過阿母放心,我針對凶虎,已經想出了連環計策,不怕他不墮入彀中!”
吳夫人見孫權自信滿滿的樣子,心內歎息一聲,便不再說話。
壽春南麵的巢湖水道,一支使節船隊正沿河北上,魯肅站在船頭,看著兩岸風景,又是驚訝,又是警覺。
他和周瑜一樣,也是出身於江淮,少時便遊覽過巢湖,在記憶之中,巢湖北麵通往壽春的水道極為狹窄,稍大一點的船隻都難以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