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無冤】四(2 / 2)

有藥 七世有幸 3572 字 10個月前

他是誰?她是誰?為何要披上戰衣?為何要舉起□□?又是為何在生死之際止步不前?

他扛走的那人活下來了麼?他們去了何方?

她是為誰換上鎧甲?那個人若是活著,還記得她麼?

恐怕再也無人回答。

那之後直至今日,我一次也不曾嘗到與家鄉滋味相仿的花餅。然而每每夢回,嘴邊仿佛還泛著甜味,眼前又瞧見了那店中吆喝著的笑顏如花的姑娘。

【劉曙寅,宛如一個文化人】

題主所說的事件發生時,我尚未出生,後來聽聞的也都是真真假假的傳言,便不多言了。唯有一件軼事,來源或許可靠,乃是我姑表親戚的一個拜把子兄弟。

那人是個武夫,我幼時常聽他吹噓自己曾在武林盟效力,

還曾與林盟主和龍大俠同桌吃飯。細想之下,他所說的時間應當實在涪陽一役結束後,武林盟四處安置難民時。若他所言是真,至少可以證明龍大俠當時確實身在武林盟。

他自稱進過龍大俠的書房,見過懸在牆上的一幅新字,彆人告訴他是龍大俠親筆寫的。

我那熟人是個莽夫,瞧了半天隻認出“殺人”二字,嚇了一跳,便覺得這大俠真真可怕,從此之後見他都要繞道走。後來卻聽盟中識字的人念過,那幅字一共四句:殺人安人,殺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據說筆鋒如劍,字字森然。

我那熟人總以為龍大俠那般澎湃戰意,遲早會斃命沙場死個轟轟烈烈,若竟然未死,便該黃袍加身青史留名。可待到塵埃落定,新紀開始時,卻再也找不見龍大俠的影子。

有人說他已經死了。也有人說他隻是默默歸隱,原因不明。他叱吒半生,種種言行留下多少謎題,想來不僅是題主,這世上必定有千百人想找到他問個究竟。可惜,有人說此人離去時隻帶了一名跟班,輕舟一葉,逝於滄海。

【本期谘夫問題】

使用籲籲打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編者按】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專業、豐富、精彩,是《江湖事》一貫的追求。

下一期谘夫,我們不見不散。

【無冤·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