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足球場上,位置越靠前,距離球門越近,防守就越密集,對進攻球員的要求也就越高,包括技術、身體和意識等等。
這很容易理解。
位置越靠前,受到的防守壓力就越大,身體對抗就越多。
但球場上的空間就固定在那裡,就看球員怎麼去利用了。
打身後,這就需要速度;紮根禁區裡,這不僅需要強橫的身體,更需要出色的技術。
如果觀看比賽足夠多的球迷,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其實背身回撤被用得更多。
不僅僅是中鋒,整個中前場的所有人都需要這項技能。
位置越靠前,背身回撤的難度就越高,但戰術價值也就越大。
就好像巴薩的哈維,他從小在青年隊裡所接受的培訓,就是傳統的四號位,也就是瓜迪奧拉的後腰位置,上賽季在範加爾的戰術體係裡,他也是後腰。
為什麼呢?
因為哈維的背身拿球的能力並不強。
類似這種情況的,還有哈維·阿隆索。
很少有人知道,在楊浩前世,接下來這兩三年裡,哈維曾經嘗試過踢前腰和核心中場的位置,但效果都很差,原因就在這裡。
背對著進攻方向拿球,和正麵進攻方向拿球,那是完全不同的戰術環境,所需要的技術特點也很不一樣。
哈維、哈維·阿隆索、布斯克茨、皮爾洛等人,他們都缺乏這種背對進攻方向拿球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皮爾洛在前腰位置上踢得並不好,回撤到後腰位置,反而被激活的原因。
這沒有孰優孰劣的說法,而是合不合適的選擇。
但從這些也能看出,一名具備在密集防守區域裡,背身拿球並轉身策劃進攻的球員,擁有巨大的戰術價值。
最典型的就是中鋒德羅巴和本澤馬。
在如今的這支馬競球隊裡,德科是所有中場球員裡麵,唯一具備這份能力的球員。
如果德科能夠出場,楊浩就踢4231,如果德科缺陣,那楊浩就踢433的三後腰。
但這時候又會麵臨另外一個問題,如何撕開防守?球路如何推進?
不可能總是一味打長傳吧?
阿德裡亞諾才18歲,楊浩也不可能把他往死裡用吧?
前世有很多球迷都在強調三角傳遞,這其實不夠深入。
球場上隨便三名球員都能組成一個三角,所以三角傳遞有什麼戰術意義呢?
在對陣皇家奧維多的這場比賽裡,楊浩注意到了一些特彆能回答這個問題的畫麵。
於是,他就把這段視頻截取出來,放到了比賽次日的複盤會上,跟所有的球員講解。
當時格拉維森在本方半場拿球,正麵對著進攻方向,原本盯防德科的那名防守球員立即朝著格拉維森逼過來了。
楊浩在這裡按了暫停。
“我希望你們可以好好地想一想,假如你們是此時此刻的格拉維森,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楊浩引導著球員去進行思考。
他希望每一名球員不是隻聽懂他的話,而是要真正理解他所想要灌輸的戰術理念。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第一反應就是,德科這個位置空了,對不對?”
楊浩的問題得到了絕大多數球員的一致點頭。
這是很正常的反應。
“那好,我們再來看看,結果是什麼?”
當楊浩按了繼續,所有人發現,格拉維森真的傳給了德科,結果球在中途被防守球員給擋了一下,德科勉強拿到了球,但周圍的另一名防守球員第一時間貼上來。
最後的結果是,德科被迫回傳。
一次進攻就此宣告失敗。
楊浩按了暫停,但沒有說什麼,他讓所有人自己去思考。
過了大概幾十秒後,他才提問道:“有沒有發現,這好像是一個陷阱?對方的防守,不能說故意,但明顯是有心理準備的空擋?”
這下所有人都點頭了。
因為球還沒到德科腳下時,逼向格拉維森的球員就猜到丹麥人會傳給德科,而德科附近的球員也知道德科會接球,所以他們都在格拉維森傳球後,同時有所行動。
這甚至都不需要演練,屬於自然反應。
“伱們再看看另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