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之所以會提醒政二老爺,並非無的放矢,而是確實擔心會有這樣的事兒發生,政二老爺很容易中招的。
其自詡讀書人,常憾沒能科舉入仕!
對於那些厲害的讀書人,或者說所謂的大儒,是相當仰慕的。
恰好,不管是內閣大佬們,還是翰林學士,都是其仰慕的頂尖讀書人。
這樣的存在若是刻意接近,很容易就能得到政二老爺的信任和好感。
若是他們引導政二老爺衝鋒陷陣當排頭兵,也不是不能達成目的!
反正,經過官場洗禮的頂尖讀書人,哪一個不是嘴皮子利索能說會道的主?
想要將行事呆板僵硬的政二老爺忽悠瘸了,並不是什麼難事。
消息如風一樣在京城散播,頓時引起全城轟動。
自古皇帝的壽命都不長,像是太上皇這樣能活的,相當罕見。
當今大怒,直接開口按下了暫停鍵!
雖然想要繼續看戲,卻不會允許朝堂上的爭辯,最後變成了黨爭,那就不是當今願意看到的結果了。
這些,賈環作為旁觀者,其實看得十分清楚,卻並沒有多說什麼,更沒有主動參合進去的想法。
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放言支持當今皇帝的某些政策。
整個朝堂一派烏煙瘴氣的摸樣,當今卻是好像沒事人一般,對於這樣的情況完全選擇了無視,根本就沒有插手乾預的意思。
“哼,那幫地主鄉紳,憑借免稅的資格,從朝廷身上拿走了多少好處,就應該好好整治整治,免得他們還以為這樣的好事天經地義!”
反正這回出主意的目的,基本上已經達成了。
“不就是和尋常百姓一樣交稅納糧麼,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沒有參合的意思,知曉這樣的吵鬨不會持續太久。
不久後,大量的曬製海鹽,從津門港,還有魯地一乾港口上岸,然後通過水路和陸路,迅速輸送向全國各地。
少了他們掀起的偌大聲浪,單靠皇帝手下的心腹臣子,還是遠遠不夠的。
“不管如何,當今皇帝若是想要頒布某些政令,本王一定支持!”
裡麵,正是相當完善的兩門政策內容,全都是利益相關的皇室宗親們,召集了手下的心腹幕僚,聯合賈環一起炮製出來的。
對於內閣,還有某些勢力,他也是頗為不滿的。
等曬鹽的事兒過去,讓手下心腹臣子們見識到了好處,想來以後會有改變的,當今還是很有信心的說。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總之,自從海量海鹽湧入大乾的食鹽市場以來,私下裡的刀光劍影以及血雨腥風,從來就沒有停歇過。
某天的大朝會,突然有官員上奏,希望當今皇帝頒布《火耗歸公》以及《官紳一體納糧》的善政,增加國庫收入提振國力。
當今的表情無悲無喜,隻是淡淡掃了手裡兩本厚厚的奏折一眼。
總之,等到過年的時候,兩淮鹽商被打得潰不成軍,手裡的私鹽份額幾乎被搶奪大半,自然是損失慘重。
隻要下一任皇帝沒有當今這樣的掌控力,想要改革稅製基本沒有可能。
在賈環看來,這些家夥多少帶著點幸災樂禍的意味!
“隻要當今頒布了政令,本王手下的皇莊,肯定立即響應當今的號召!”
當今倒也並不急切,反正他此時正處於年富力強的時候。
京城官民見多識廣,自然不會驚訝於大朝會上的熱鬨。
甚至,附和讚同的朝臣雖然不占多數,卻也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
這就很驚人了,看來朝堂上又將會是一番腥風血雨。
事實也確實如此!
除了內閣次輔之外的其餘大佬,還有絕大部分六部尚書,都絕對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當今真的頒布那兩大政策,不是挖了他們這些鄉紳勢力代表的根麼?
開什麼玩笑,這樣的惡政竟然有官員提出來,並且還得到了一部分同僚的支持,簡直荒謬之極!
他們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兒繼續發酵,更不能讓當今借機生事!
他們震驚的是,竟然真的有官員,敢於提出實行《火耗歸公》,以及《官紳一體納糧》這樣的瘋狂政策。
彆看當今正處於年富力強的歲月,可誰也不清楚他以後究竟能活多久。
隻是,他們也不希望自己開發建設外海領地的時候,大乾這邊的勢力妨礙他們收集足夠的資源和人口,否則不死不休沒有二話。
能夠達到曬鹽一事的目的,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當今的政令,皇室宗親不鼎力支持誰支持,難不成依靠那幫子地主鄉紳麼,想都不要多想!”
眼下,皇室宗親們手下的官員跳出來攪風攪雨,他自然也是樂得看戲。
事實上,包括內閣大佬在內的一乾朝臣,打的也是以後的主意。
怎麼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