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都知道潁州災情這事是由太子在處理,那些權貴富商就更不可能冒著得罪五皇子伸出援手。
蘇悠打算將這十萬貫全部折成穀糧,又擔心運送途中有差池,便去尋了趙六郎幫忙,希望由他派人把糧食都運往潁州。
兩人也並沒有在青雲樓見麵,而是蘇悠私底下去了趙府。
蘇悠開門見山,直言了捐糧一事。
“多少?”
趙六郎震驚地看著蘇悠:“蘇姑娘打算捐十萬貫?”
問出這句話時,趙六郎心裡其實存疑的。
畢竟上回他還看見蘇悠在青雲樓的巷子裡撿垃圾,也知道蘇悠被蘇家趕出來後,近幾年過得確實落魄。儘管知道葉氏香鋪現下生意確實好,但突然能要捐出這麼一大筆錢,怎麼都有些不敢相信。
但蘇悠也不是來與他商量的:“十萬貫的穀糧與沿途費都已經準備好了,趙大人隻需派人護送至潁州就行。”
“......”見蘇悠一臉認真的模樣,趙六郎一時不知作何反應。
彆人也就罷了,蘇悠突然捐出這麼一大筆錢,太子要知道指不定得扒了他的皮。而且他也清楚,一個女子開香鋪有多麼不容易,拿出這麼多錢怕是掏空了家底。
可話又說回來了,眼下潁州最缺得就是糧食。今年洪災比以往嚴重,除去修築河堤,朝廷先後也撥了近三十萬貫作為災後重建與口糧,但這些已經遠遠不夠。
因為洪災幾乎把所有穀糧都淹沒了,便也導致了糧食物價上漲,而百姓們雖有朝堂的救濟,可仍舊不能解決溫飽,所以才會民怨載道。
聖上把這爛攤子丟給太子,朝堂上下也都等著看太子出醜,若有這十萬貫糧食,便也能安然緩過這一段時間。
這麼一想,趙六郎覺得陷入了兩難。
蘇悠看著他:“這十萬貫糧食對潁州百姓來說有多重要趙大人應該最清楚,我既然有能力拿出十萬貫,趙大人便無需顧慮其它。”
“何況民女父親在時便一直希望能推行新政來興邦濟世,如今百姓有難,我也隻是全了父親的遺願,還請趙大人幫民女這一次。”
趙六郎聽完,無奈歎了一口氣,笑問:“蘇姑娘此舉當真是為了蘇大人麼?”
蘇悠的舉動太明顯了,也是因為此,他才不敢擅自做主。
可蘇悠卻道:“不管為了誰都不重要,眼下緊要的是解決百姓溫飽,渡過災情不是嗎?”
趙六郎頓了一下忽覺羞愧,沒再多言,朝蘇悠一揖:“那趙某代潁州百姓先謝過蘇姑娘。”
見事情已經成了,蘇悠起身往外走:“這件事情還望趙大人不要告訴任何人,包括太子殿下。”
.
潁州民怨沸騰,其實一半原因是因為潁州府衙的不作為。朝廷下撥銀款之後,當地官員害怕銀兩全部發放後會導致後續無法管壓民眾,便將相當一部分銀兩先行存放,采取逐步發放糧食的辦法,百姓食不果腹,自然會鬨起來。
而周沅接手處理後,下令將救濟銀款全部折成糧食一部分每日施粥,一部分以低價售賣,原本能維持下去,便也能挨過這兩月。但那些商販忽然又將米糧抬價,府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繼而瞞報,這才造成仍然有百姓不斷餓死的原因,繼而又開始民怨肆起。
去行宮的前一天,聖上得知潁州奏報後在鑾殿之上大發雷霆,怒斥太子辦事不力,並且敕令他十天之內必須解決。
朝堂不下令撥款,這件事說要完成,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