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轉眼間,墨朝到了臘月。
“娘。再過幾日,兒就年滿九歲了。先生說,今年縣試二月舉行,兒要參加縣試。”陳子淵滿臉期待。
李晞冉聽後,高興的笑了笑:“好。你要努力,爭取啊,把這縣試、府試、院試都過了。”
“嗯,兒定會努力的。”陳子淵自信著笑著。
一旁的孫春旭聽後,愈加覺得自己往日並無白費,鼓勵著子淵來:“加油!旭叔給你加油打氣!爭取考中!日後方才有機會見著你爹。”
“嗯!”子淵應道。
本以為江湖生活很風光,可在孫春旭的眼睛中,如今看不上多風光,感覺自己過了如同平民一般。
自從那次慶功宴受驚嚇後,皇帝一直未上過早朝。
儘管有諸多臣子欲要勸解皇上,皆被兩位丞相說服了。
如今,已至臘月,皇上一直皆待在永壽殿之中,整日閒來無事便看著書、字畫度日。
“蘇相、楊相,如今已至臘月。據前方傳來消息,宛國使者帶著貨物正往京城而來,不日到達。隻是,這皇上要是未親自迎接,恐怕……”禮部尚書丁柳說道。
聽著丁柳一說,左丞相蘇雲起看了眼一旁的右丞相楊有成:“依你之見,此事還如何解決呐?”
“回蘇相,此事,楊某認為應當早日替皇上解圍,避免到時出現一係列麻煩。”右丞相楊有成回著。
聽著楊有成一言,左丞相蘇雲起多多少少有些不願意,但又不好說出口。
“此事,我們二人有法子。丁尚書請回吧。”左丞相蘇雲起道。
“好。那下官告退了。”道後,禮部尚書丁柳走了下去。
瞧見禮部尚書丁柳走遠後,蘇雲起目光看向了楊有成:“方才你所言,我看未妥。”
“還請恩公指點。”楊有成道。
瞧著無人朝著這邊走來,蘇雲起低下頭,小聲翼翼的說了起來:“看人莫要看其表麵,知人知麵不知心。自皇上未上朝以來,不間斷有多少官員去勸解。蘇某看遍了整個官場,他們無非是想勸皇上,日後將你我二人從這丞相之位拉下去。”
“恩公,那我們一直替著如此辦事?”楊有成問道。
蘇雲起點了點頭:“如今,皇上待在永壽殿也好。有你我二人替皇上辦事,這國方未大亂。”
“恩公所言極是。”
很快,那宛國使者離京城不遠了。
禮部已經將城裡城外好好布置了一番,如今就等他們到了。
“蘇相、楊相!”禮部尚書丁柳又匆匆走進了這丞相府中。
“何事?”左丞相蘇雲起問了起來。
“回蘇相,宛國使者快到京城了。這皇上未親自迎接,下官恐會有損我墨朝與宛國的情誼呐。”禮部尚書丁柳十分擔憂著。
“如今到哪了?”右丞相楊有成道。
“回楊相,快到京城了。”
聽後,楊有成目光看向了恩公蘇雲起:“蘇相,此事您打算如何處置?”
左丞相蘇雲起未來得及回楊有成的話,站了起來,目光看向了禮部尚書丁柳:“你去好好查看可有何欠妥之處,本相自有法子應對。”
“好。下官告退。”道後,禮部尚書丁柳匆匆走去了。
“你去告訴所有臣子,在這安康殿迎接。”蘇雲起吩咐著道。
“好。”應後,楊有成匆匆去辦了。
蘇雲起一路匆匆往著戶部而去。
“蘇相!”
“蘇相!”
一路走去,皆有著人不停的打著招呼。
“岑尚書何在?”蘇雲起急匆匆喊道。
戶部尚書岑文星聽後,匆匆跑了過來迎接。
儘管兩家是親家,可如今蘇雲起是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規矩自然也做足了。
“蘇相,不知找下官所謂何事?”戶部尚書岑文星不知情問道。
“宛國使者很快到京城,今年的所有布匹錦緞可準備妥當?”
“回蘇相,皆準備妥當。”岑文星笑容滿麵。
“好。雖我朝遠勝宛國,這貨物須拿出我墨朝氣度。”
“那是。”岑文星很是自信。
“好。如今宛國使者很快到京城,一會兒全部官員至安康殿前迎接。”
“好。”
“那本相告辭了。”
吩咐後,蘇雲起匆匆走出了戶部,趕至布置處現場查看。
“丁尚書。人到哪了?”左丞相黃知遠問道。
城外,兩位丞相及禮部尚書丁柳在此等候,城外兩邊聚集著許許多多百姓。
“快了。”禮部尚書丁柳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