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奸臣作亂禍國政 第五十章 倭寇來襲(1 / 2)

墨染江山 長安鶴 7456 字 10個月前

德昌十年六月,剛遭遇不久大颶風的南餘、南中、廣南三省如今各地紛紛出現了以粗布為衣,長滿胡子,腰間配長劍,腳下穿著木板鞋的人,當地稱之為——倭寇。

此次倭寇侵擾,是幾百年來最多,亦是最受百姓恐慌之年。

這些倭寇,多是倭國而來,或是由於物資匱乏,方才乘船而來,在墨朝臨海之地建立據點,常常在這三省中逐步展開來掠奪。

此倭寇很是強勢,許多百姓與官府相比最怕的便是倭寇。

由於言語不通,許多百姓在被受到掠奪之時沒有同情可言,凡是受了搶,無力的百姓隻好眼睜睜看著東西被搶走,若要反抗定會被殺。

此次倭寇一下間增多,許多各地官員皆快速派出了巡邏隊伍,在府、州、縣自己治理的地方開始巡邏來,白日夜間不斷有人把手。

正因此,許多百姓方才放心些許。

但有些倭寇十分狡猾,與官兵打時造成官員人數日漸減少。

各地父母官對此皆是急忙上報朝廷,願朝廷能派兵前來抗擊倭寇。

短短幾日,幾百封送往朝廷的信一下子積在了丞相府的木桌上。

“左相!右相!剛剛又收到幾封地方官所捎來的信。”

“知曉了,放這吧。”

隨後,左右兩位丞相互相議論起來。

“右相,短短幾日就搜到這地方官大大小小幾百封信,這可如何是好?”右丞相楊有成問道。

“莫急。待我看看。”說完,左丞相蘇雲起又拾取了封信看了起來。

信上所寫內容十分危急。若是不治好這倭寇,日後百姓造反就有些可能了。

“你在這,我去見見皇上。”蘇雲起帶了幾封信。

“好。”右丞相楊有成應道。

蘇雲起帶著幾封信,匆匆忙忙走出了這丞相府,往著風雨閣而去。

至今,雖皇帝未曾上朝,但在這風雨閣之中,還是在乎百姓民生的。

……

“皇上,左丞相蘇雲起求見。”太監李公公彙報道。

瞧見,皇上正坐在龍椅上一直朝著夜明珠而看,而李公公則去傳話了。

“臣叩見皇上!”蘇雲起不忘行著禮。

“愛卿平身。”皇帝這才將眼光看向了左丞相蘇雲起。

“皇上,這是幾日以來各地地方官員捎上來的信。”蘇雲起遞給了太監李公公。

太監李公公接過後,走至皇帝一旁,將信遞給了皇帝。

皇帝接後,匆匆將信打開來。

預覽中,皇帝的眼珠子跟著字體移動了起來,且越看似乎越著急。

“倭寇?”皇帝一臉不知看向了左丞相蘇雲起。

左丞相蘇雲起點起了頭,述說起來:“正是倭寇。倭寇從倭國而來,由於倭國物資匱乏,許多海盜乘船至大墨沿海,設立據點,在沿海到處搶奪,不給既殺,很是殘暴。”

“許多地方官如今已經派人在城中多加巡邏,但倭寇狡猾,這巡邏的人一日比一日少。臣亦是無法子,這才請皇上定奪此事。”

聽後,皇帝問了起來:“依愛卿看,若是派兵前去掃平倭寇,需要多久?”

“依臣看,此次倭寇人數未知,但,從這各地官員上報的來看,倭寇很多。且掃平倭寇不能傷及百姓。臣推測,應當需要二三年之久。”蘇雲起回道。

皇帝歎了口氣,念了起來:“先帝在時,曾囑咐過朕,務必將這江山看好。如今倭寇猖獗,不得不為百姓做主。”

一番自語後,皇帝看向了一旁的貼身太監李子:“把大都督府杜安通喊來見朕。”

“是。”應後,李子快步的去喊了。

“愛卿,此事若是派兵去清滅,日後可有再次出現可能?”皇帝問道。

“回皇上,應有可能。自建國起,沿海便已有倭寇,隻是多年以來倭寇稀少,發現便除,未讓朝廷操心。就在本月,倭寇方才逐漸增多。”

“依愛卿看,若是防止倭寇不再增多,可否有何法子?”皇帝一臉疑問。

“回皇上,唯有實行禁海令方可保大墨多年以來不再有倭寇。隻是……”

“隻是什麼?”

“若是實行了禁海令,所有外國商船不能入朝,我朝商人亦不能與外國商人交易。沿海百姓恐怕會影響他們生活。”

聽著蘇雲起一話,皇帝不再多問:“那就先派兵去掃平倭寇。必要之時方再實行。”

“是。”

恰在此時,大都督府大都督杜安通朝著風雨閣走了過來。

“皇上,大都督府杜安通到了。”太監李子稟報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