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奸臣作亂禍國政 第八十五章 盼望已久的勝利(1 / 2)

墨染江山 長安鶴 8833 字 10個月前

“陛下,臣以為,這兵不能相助。”

得到墨朝請求大兵援助的消息後,宛國朝堂之上議論紛紛一片。

“陛下,大墨曾助我朝一臂之力,方才能抵抗祁軍,如今墨國有難,我祁國怎能袖手旁觀?”

“兵部尚書,論在這行軍打仗上,我是不如你。可關乎我國安危,怎能派大軍相助,若是敗了,我宛國豈不淪為祁國口中餐了?”禮部尚書道。

瞧著朝堂之上,這些臣子議論紛紛,宛國皇帝有些聽不下去了,或是歲數大了。

“夠了,莫要再吵了。”

看著這些臣子不再多說些什麼話,宛國皇帝繼續說來:“大墨曾幫助朕的宛國抵抗這祁軍,若不是當初他們相助,恐怕今日沒了這宛國。念在舊情,我宛國應當相助。”

皇帝的一語,立馬穩住了他們臣子的心,可也有人不服。

“陛下,這情是該還,可若是派了大軍,萬一敗了,這不僅宛國,連同這墨國很可能成為祁國領土,懇請皇上三思。”禮部尚書道。

聽著禮部尚書一言,好幾位臣子跪在地,一同道著聲:“請皇上三思!”

“夠了,諸位不必多言。”宛國皇帝的心很是堅定。

說完,宛國皇帝看向了自己的一頭白發的兵部尚書:“愛卿,如今宛國可有多少兵力?”

“回稟陛下,我宛國雖未有這百萬大軍,可這幾十萬大軍還是有的。這麼多年以來,我軍日夜不休進行操練,就為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共計五十萬兵力。”

“好。此次派全部兵力,不惜一切代價相助大墨國,保朕百姓永無受戰亂之苦,抵抗這囂張跋扈的祁軍之軍!”

“是!”

兵部尚書與著皇帝說話聲,在場的臣子個個耳中皆是聽見,不少官員心中忐忑不安。

而在宛國軍營中,此刻正在緊張的準備著。

這軍營中外,此刻已經覆蓋著曾白白的雪,已經看不見一點嫩草的跡象。

此軍營,位於宛國京都錦官城郊外。

說來,是因為宛國疆域小,左有吐蕃之國,右有大國祁國,唯有南部是與著自己有著盟約的大墨國。

因此,宛國皇帝將全部兵力駐紮在京城錦官城郊外,以保證宛國基業延續下去。

“所有將士聽令!今,奉大皇帝命令!派我大宛全部兵力支援大墨國!所有人必須準備好,天黑出發!”

“是!”

一聲聲整齊有力的聲音響徹在這軍營之中。

“大將軍!我們為何去助大墨國?這不是拿我們兵力去與祁軍對抗嗎?”一將軍有些不樂意了。

這軍營之中,駐紮了五十餘萬人兵力,有十四名將軍管理,上加大將軍進行管理。

“如今大墨國有難!我宛國應當相助!”

大將軍的話語堅強有力,話語中似乎未帶有逼迫之意,卻帶有讓人服從之意。

很快,周圍幾位長發的將軍頓時一話未語。

“行了,幾位將軍,此次作戰不僅關乎大墨國安危更關乎我宛國安危,諸位將軍應當竭儘全力,助大墨國擊退祁軍,保我宛國百姓永無再受戰亂之苦。”

這下,這幾位一頭長發,一臉黃且帶有漆黑的臉往著各自欲要去的地方而往。

很快,天空中漸漸黑了起來,而這宛國的軍營之中已經準備好了出發。

此刻的軍營中燈火通明,一個個士兵整齊有力的站在燈籠中間,手裡緊握著弓,身後被著弓筒,聽從著大將軍的安排。

“將軍,我營已經準備完畢。”

“將軍,我營準備完畢。”

一聲聲準備好的聲音傳入了大將軍的耳中。

大將軍騎在馬上,一手緊握著皮鞭,一手緊握著長矛,頭發在股股寒冷的風中吹過,翩翩起舞。

“好。出發!”

說完,大將軍拉了下韁繩,烈馬走出了軍營的門。

身後的十幾位將軍一同跳上了馬,拉動韁繩,跟在大將軍後走出了門。

在宛國,雖疆域小,可野草多,多半是平原之地,因此馬的數量也是充足。

用心看,你可發現。

在這幾十萬大軍中,為首的是大將軍,後麵緊跟著的是十四位小將軍,再其後便是跟在馬屁股的身後跑的士兵。

然,事實真是這樣嗎?

仔細一看,跟在大將軍後的應該有十四位將軍,也就是十四匹烈馬,可這將軍中,似乎多了些人,大概一數,多出了幾千人及馬。

莫非,這五十萬人的軍營分成幾千位將軍打理?

啊錯錯錯。

這些呐,其實是與跟在馬屁股後跑的士兵沒有何區彆,隻是多了匹馬。

這些人手中的馬,並未是從家中得來的,而是由朝廷賞賜的。

在宛國規矩中,凡是有過攻的人皆能配上一匹戰馬,這些戰馬所用的糧草皆有朝廷報銷。

這樣一來,一是為了促進士兵們的作戰能力;二是為了減輕部分士兵體力。

因戰場位置並未固定,有時離著軍營很遠,若是手持武器,跑著去打仗,這樣一來還沒到戰場,也是累得半死半活。

從錦官城出發至湖廣省彰州府,大概也有四百五十裡,日夜行走慢的也得需要十餘日,快的五六日便可抵達。

北風呼呼,時而空中伴隨著小雪,而這些士兵雖然個個穿著厚些的衣裳,卻也奈何不了這寒冷的天,凍得那臉及手紅彤彤一片。

翌日,位於墨朝皇城中的大都督府正商討著此仗該如何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