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德昌十一年九月,禁海令的實施,大大減少了倭寇進入大墨朝給百姓造成的流失,但禁海令的實施,給沿海百姓及各種商業造成了困擾。
百姓們想要出海打漁卻受禁海令影響而不能出海,各種商業的貨物想要從海外進口卻因為禁海令遭到阻撓。
如今,幾月已去,大墨朝內還算安定,可國庫虧空從而造成許多建造上無法完成。
如,為德昌帝修建的陵寢就因國庫虧空造成陵寢修建不得已被迫停工;在德昌十一年因為一場走水造成庾司大損失後,想要重新修建庾司卻因銀子問題無法實施……
去年江萊災情迫不得已從各地府州縣調動的錢糧用於江萊賑災一事,後到了水稻收割之季,本以為可是大豐收的,卻不知因何原因,這些下了血本種出來的糧食卻大大減產。
朝廷的軍隊因為銀子問題,訓練士兵之時,許多訓練項目不得已而被停止。
整個大墨如今陷入了糧食不足,國庫銀子一直未能提上來,處於虧空之態。
“諸位,如今大墨銀子一直未能提上來,可有何解決呐?”左相蘇雲起一臉憂愁的看向了各位官員。
如今的左相蘇雲起,不知怎的,發絲上的白發多了不少。
麵前站立的官員還是如同以前一副模樣,知道自己沒有辦法,選擇沉默未語,猶如稻草人一般站立在朝中。
知曉禮部尚書丁柳的銀子最多,主意也是最多的一個,左相蘇雲起選擇問向了他。
“丁尚書,你可有何看法呐?”蘇雲起問道。
聽著左相的一問,禮部尚書丁柳費勁了腦子,急忙道出口來:“左相,下官以為,如今德昌十二年三月,是時候該實行依據賦稅多少來決定地方官員是否繼續留任。”
此言一出,大都督杜安通站了出來,一臉不同意的麵容看向了左相蘇雲起:“左相,不可!”
一聲不可,禮部尚書丁柳兩眼目光看向了大都督杜安通,話語上倒未有說些什麼,可從那雙眼睛中看得出來,禮部尚書丁柳十分生氣。
聽著大都督杜安通一言,左相蘇雲起好奇問來:“為何不可?杜都督...可有何好的法子?”
左相一言,大都督杜安通猶豫了片刻,方才道來:“左相,這依據賦稅多少來決定地方官是否繼續留任的法子好是好,可這法子也有不好之處。一旦實行,受苦的多是百姓,這會引起百姓怨恨呐。請左相三思。”
杜安通一言,左相蘇雲起看向了一旁的右相楊有成:“楊相,你怎麼看呐?”
聽著恩公一話,右相楊有成一臉麵孔看了過來,看著恩公蘇雲起不知所措的樣子,道來:“此事,杜都督言之有理。”
還未能右相楊有成說完,聽著右相的話,大都督杜安通心中有些美滋滋來,可等右相楊有成說完之時就立馬不再高興了。
“可眼下大墨朝各種稅難以收上來,僅有此法子方可解燃眉之急。”右相楊有成接著道。
還未等全部官員答應之聲,左相
(本章未完,請翻頁)
蘇雲起便自己答應來:“好,那就如此,實行依據賦稅多少決定地方官是否留任,達不到者前往墨漳、南越擔任地方官,而在墨漳、南越擔任地方官的,若是收上來的稅不算少,可擔任除南越、墨漳兩省以外地方官員。”
左相蘇雲起的一語,作為最大支持者的戶部尚書岑文星、禮部尚書丁柳先道了起來:“左相英明。”
兩位尚書話語一出,作為左相蘇雲起支持者的官員一同道來:“左相英明。”
墨漳、南越兩省在墨朝的疆域中看來,此兩省經濟上、交通上等不如其他之省,正因如此,每次收上來的賦稅,在七省之中是落後的兩省。
朝廷也就因此來決定那些地方官是否繼續留任,若是收上來的稅達不到朝廷滿意,那個地方的官就要被迫前往墨漳、南越其中一省擔任地方官。
這在地方上呆得好了的官肯定不願意去地勢較差、生活也較差的地方擔任地方官,自會想法子來湊出高昂的銀子來交稅,保證自己得已在地方上繼續留任。
每次實行該措施,為難的不僅是地方官,還有在大墨朝生活的百姓們。
……
“瞧瞧!”
“我何家怎麼出了你這麼個逆子!”
一聲訓斥之聲,在何家的祠堂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