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本官問你們幾個問題,如實回答就行。”郭禦史。
掌櫃:“好”
一旁的妻子:“好。”
“這告示的事,你們說一下。”郭禦史道。
聽著後,掌故開始回憶了來,邊回憶著邊道了來:“前不久,一日,這於安府的告示全貼上了,這告示的內容就兩個,一個是朝廷要組建什麼隊伍,成功加入者可免一輩子賦稅,另一個是禁海令解除。當時知曉這消息,我們都替著書雙的舅舅高興。”
“這後邊,書雙的舅舅收到了海外的大訂單,他舅舅沒有多考慮,就做起了這買賣的生意了。就在生意很成功的後麵幾日,官府張貼出去的告示忽然一夜之間改了。那條寫著禁海令解除的消息沒有了。”
“就在這告示張貼出去的第二日的夜晚,這官府的人就把我們這些做生意的一塊包圍了起來,這所有的家產及值錢的東西都被抄了去。”說著,掌櫃眼神看向了一邊的貨物:“那幾袋茶葉就是這店裡僅剩的了,這大部分的被官府查抄了。”
看著他說的與在府衙門牢獄裡問的陳書雙說的幾乎一樣,郭禦史簡單的再問了句來:“後邊你們是不是還去府衙門鬨了,然後,府衙門的大門是關著的,那些官員的家中部分也是關著的,開著的也不讓你們進去,可是這樣?”
掌櫃點點頭:“正是。”
看著話都一樣,郭禦史覺得也沒有問下去的必要了,道了來:“這樣,想要救你的兒子。聽本官的。”
“您說。”掌故道。
郭禦史吩咐來:“你待會兒組織下那些被著事影響的百姓,到府衙門前,繼續像以前那樣鬨事。”
“官爺,這能行嗎?待會兒那知府要是把草民們打一頓,這不就是自討苦吃嗎?”掌櫃問。
郭禦史微微一笑,自豪且自信的道來:“本官是這都察院左都禦史,有監察文武百官之責,再者,你們這知府的官都沒本官,他敢不聽我的嗎?”
聽著這話,掌櫃有些明白了:“當真?”
“當真。”郭禦史道。
“到時本官定會讓岑知府給你們交代,並且會賠償你們損失,把這不該拿的還給你們。”郭禦史道。
再聽這話,掌櫃心裡呐,還很是這樣希望,便應了下來:“好,草民聽官爺的。”
“好,那本官就先回去了。你儘管按著本官所言去做事。”
“好。”
看著這位官走出去,離了很遠,掌櫃看向了一旁的妻子來:“你說這官有那麼好使嗎?”
妻子搖搖頭:“不知。如今哥哥已經不再了,這陳家的產業也跟
(本章未完,請翻頁)
著沒了,無論如何,這筆賬我一定要算。你想想,要是沒有我哥,你這日子能過得這麼好嗎?”
“夫人說的是,那好,我就按著他說的去做。”
“好。”
說起來呐,這丈夫呢原本隻是一個窮苦百姓,這家中靠著種田為生,但這溫飽都難以解決,後來到了合適的年齡,遇到了一位女子,當時一個是商業大戶,一個是給地主種田的窮苦之人,可以說就是門不當戶不對。
這相處的久了,二人之間也就有了感情。
後來,這女子不顧家人的反對,加上哥哥的支持,這才成為了如今的妻子。
後邊,這家中的哥哥接過了祖宗的基業後,分出一小點給了他們,這二人就靠著這生意為生了,這田呢自然也就不種了,溫飽問題也不用考慮了。
妻子哥哥對著自己的這份恩情,他一直記在心中。
沒過多久,一群百姓們怒氣衝衝的往著府衙門而去,街上瞧見的百姓們個個都是敢看不敢多言。
“還我們公道!”
“還我們公道!”
“人不能白死!”
“還我們公道!”
一聲聲大喊聲傳進了府衙門之中,傳到了知府岑永昌的辦公之處,坐在官帽椅上處理公務的知府岑永昌有些慌了。
正想起身來,找個人問是怎麼回事的時候,身穿綠色官袍的李通判匆匆的走了過來了。
自己是位通判,理應這手中的活很忙,但是這左都禦史的一來,他都沒有心情再繼續處理這手中的公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