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君子不宜與聞(2 / 2)

“小弟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鶴城而勤勞,在彼處則盜,得無鶴城之水土使民善耶?”任辟疆笑道。

“你小子少特麼的跟我胡說八道,說人話!”徐海明聞言啼笑皆非。

“其實無非就是軟硬兼施,恩威並用罷了。”任辟疆淡淡的道,“你徐海明大人是謙謙君子,書生意氣,遵紀守法,光明正大,不會用這種手段,蕭大哥顧及他的身份名聲,所以也不屑用,就隻能交給我了,嗬嗬嗬。”

徐海明就不問了,因為感覺任辟疆所使用的手段,君子就也不宜與聞也……但從此之後,卻也對任辟疆刮目相看,再也不當他是一個普通小孩子了。

占據夷州之後,整個東海基本上就都掌握在獨孤樓手裡了。

從北到南,由順風港,高居麗,夷州,雲州連接成了一條線,從此以後,燕雲海軍在東海,南洋都可以暢行無阻。

這種態勢怎麼說呢?可以說是從南到北對大周形成了半圓形的包圍,也可以說是對大周形成一層堅實的保護罩。

這就要看蕭辰手裡的刀鋒是衝內,還是向外了。

但不管朝向哪裡,現在他都占據了主動,在對大周的策略上,也可以有更大的選擇餘地……

徐海明任夷州知府,總理地方,司馬仲平任夷州將軍,現在他等於是轉了一圈兒又殺回來了,麾下的夷州衛也名副其實了。

夷州衛經過擴編之後,已經有了三萬多兵馬,將來會擴充到五萬左右的規模,畢竟夷州太大了,兵力少了不敷使用。

他在高居麗呆過一段時間,甚為認同完顏萍邱和傅炎的防守理念。

那就是擴大各個港口碼頭規模,力求能夠容納更多的戰艦船隻停泊,增加物資吞吐量。

但卻並不花費軍力用在港口防衛上,因為隻要有足夠強大的艦隊,敵人根本就無法靠近。

如果說岸基防衛是盾,那麼艦隊就是長矛,如果說岸基防衛是步兵方陣,那麼艦隊就是重甲騎兵!

而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動進攻……

另外建築岸基防衛體係,需要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夷州四麵環海,大小港口足有上百個,適合登陸的碼頭也有幾十個,難道都要修建岸基炮台嗎?就算用十年的時間也修不好。

經過這麼多次實戰積累的經驗來看,再結實的岸基炮台,也很難抵擋強大的艦隊衝擊!

就以夷州風城港為例,當初蕭星漢的確在港口防務上下了不少的工夫,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建築了數百個炮台……

可是當初東瀛和大周水師打過來的時候,根本沒進攻風城,而是利用小型艦隻搭載少量部隊,從旁邊一處海灘上悄悄登陸,直接迂回到了風城後方。

一次奇襲就解決了風城守衛部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