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兩位都想錯了。”林麒道,“我隻是想要告訴你們兩位,我林麒有這個肝膽,也有這個意思!自從跟了小王爺之後,就也再沒想過留什麼後路,隻是一往無前!”
“一往無前是沒錯,但步子也不能邁的太大了,留神扯著蛋!”蕭辰笑道。
“蕭大哥說我是操之過急,我看你小子也是急於求成。”李秋道,“咱們兩個犯的都是一個錯誤。”
“一萬年太久了,隻爭朝夕!”林麒道,“我就是想要做點實事,為了天下人儘一點微薄之力,可現在這個樣子,我是有力氣也使不上啊!現在我是年輕有精力,等到老了,那就也心無力,蕭大哥你也說了,了卻君王天下事,成就身前身後名,莫待白發生!”
“你著急我理解,但若要做此等大事,卻也急不得。”蕭辰道,“最好是想辦法讓皇上主動予,儘量不要自己奪,這是上策,否則名不正,言不順,皇位不穩,人心不服,這樣光是善後就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不但事倍功半,還留下隱患無窮。”
“所以‘奪’是下策?”林麒道。
“‘奪’是中策,‘讓’才是下策。”蕭辰道,“若事情終於不成,那就隻能避讓了,三十六計走為上,屆時大家夥都到燕雲去,咱們從長計議。”
“若是那樣的話,似乎也不算是下策?”林麒若有所思。
“若是那樣的話,大周和燕雲肯定是要開戰了,一旦開戰,又要死傷千萬將士,殃及萬千百姓!”蕭辰道,“所以這是下下策,非逼不得已而不為。”
“蕭大哥你怎麼那麼怕打仗呢?”林麒道,“我瞧你衝鋒陷陣的時候也不怕死呀。”
“我不但怕,還很怕!”蕭辰道,“我不是怕自己死,是怕因我們而死的人太多了!就比如說燕雲,你們光是看見明麵的繁華了,就沒有見到暗麵的慘烈,從前不說,就這麼幾年,你們知道燕雲北疆羅斯東瀛高居麗死了多少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我們來說,這隻是個數字,可是這些數字每一個都代表著一條鮮活的生命,這條生命背後,還有破碎的家庭,羸弱的婦幼,荒蕪的土地,倒塌的房屋……”
“動蕩,天下就會不安,穩定,百姓才能富足,我們所謂的成敗,跟老百姓們沒有一點的關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已經夠苦的了,我們還要折騰他們到什麼時候?難道我們光顧自己建功立業,就不管他們的死活?”
“你林麒口口聲聲說要給天下人做點事,就是這麼做的?先把人家弄的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然後再分點土地,免點田賦,讓他們累死累活的耕種養活自己,等他們喘過一口氣又開始收他們的糧,征他們的稅,直到他們死方才罷休!就這你還要人家對你頂禮膜拜,跪謝感恩……你心裡存的是不是這個心思?”
“你還總說什麼以天下為己任,你連天下是什麼都還沒有搞清楚呢!”蕭辰道,“之前東陽大人入獄那段時候,你大概覺得人生苦難就也無過於此了吧?我跟你說那就算個屁!跟那些底層窮苦老百姓比起來,你那也是神仙日子知道麼?”
“你見過嚴冬時一家老小住的四麵漏風的牛棚嗎?你見過隻有一身破棉衣能穿出門的一家七口嗎?你知道觀音土草根樹皮和奶泥是什麼滋味嗎?你知道什麼是易子而食嗎?這個你肯定知道,書上讀過嘛!但你若是親眼見到……”
你若是親眼見到,就知道書上的文字和慘烈的事實之間,差距有多麼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