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心裡簡直高興極了,雖然他不太願意向朝廷求援,但現在人都來了,而且還是趙雲,他怎能不高興?
趙雲的武力相較於他不遜色多少,若是趙雲能與他一起衝陣,他何懼曹軍那七員大將!
這時機真是來得恰到好處!
呂布二話不說就和成廉一起離開了書房,隻留下司馬懿呆呆地站在原地。
“諸葛孔明,他竟然來了……”
司馬懿牙關緊咬,表情晦暗難明,心裡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失落。
諸葛亮的才能他是知道的,他們兩人聯手,不出意料的話肯定能破掉敵軍軍陣。
但這樣一來他就不得不和諸葛亮平分這份功績,也就側麵印證他的才能並沒有超過諸葛亮。
“罷了。”
在原地佇立半晌後,司馬懿最終歎息一聲,將衣衫稍稍整理了一下,同樣走出了書房。
……
大堂內,趙雲和諸葛亮已在此等候。
呂布在成廉的帶領下來到大堂,當他見到趙雲之後,上前便是一個熊抱,爽朗大笑道:“子龍,你來的太及時了!”
“見過溫公。”
趙雲向呂布拱手行了一禮,然後笑道:“我知溫公在此被曹軍所阻,便向陛下請命,前來助陣。”
“望溫公勿怪。”
為將者當然有自己的驕傲,趙雲也是武將,所以他明白呂布肯定是不願意彆人摻和進來的,所以他才提前告罪一聲。
呂布心裡本來是有一絲不舒服的,不過聽到趙雲這番謙遜的話後,這一絲不快頓時也就煙消雲散。
“子龍哪裡的話。”
呂布笑容滿麵,重重拍了拍趙雲的肩膀並說道:“曹軍不講武德,以七人敵我一人,我正愁沒辦法破陣,你來得正是及時!”
“你的勇武不亞於我多少,你我二人聯手,曹軍豈能阻擋?”
“此番定能踏破敵陣!”
最後兩句話呂布是真心實意的。
他見識過趙雲的武藝,私底下也較量過,雖然比不上他,但也遠超那些他見識過的所謂的一流猛將。
放眼軍中眾將,能夠壓趙雲一頭的也隻有他和黃忠而已;而且趙雲如今尚且年輕,隨著戰鬥經驗不斷積累,未來還會更強。
和趙雲敘完之後,呂布望向一旁羽扇綸巾的諸葛亮,問道:“你就是諸葛孔明?”
對於諸葛亮,呂布並不陌生。
年紀輕輕就受到天子欽點,直入中樞參與政務並且委以重任,最近一段時間可謂是風頭無兩。
陛下派此人前來作甚?
趙雲聞言道:“溫公,孔明先生是前來破曹仁軍陣的,先生為此特地向陛下立了軍令狀。”
諸葛亮向呂布微微躬身一禮。
“軍令狀?”
呂布挑了挑眉頭,上下打量了諸葛亮一眼,心中頗有些不以為意,“破陣有本將軍和子龍便足夠了,無需什麼破陣之法。”
司馬懿研究了十幾天都想不到破陣之策,他不覺得眼前這比司馬懿還年輕的毛頭小子能破了敵陣。
而且他也不需要什麼破陣之法。
他之所以無法破陣,隻是因為己身被曹軍的大將牽製住了,而今有趙雲幫他分擔壓力,他還怕什麼?
這小子怕不是來撈功勞的吧。
想到這裡,呂布對諸葛亮更加不屑了,轉而熱情地對趙雲說道:“子龍你一路辛苦,我可要好好招待你。”
“走走走,喝酒去!”
言罷也不等趙雲拒絕,就強行拉著他離開大堂,將諸葛亮給晾在一邊。
諸葛亮見此不以為意,神色始終平靜。
他清楚沒有功勞傍身,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不足以讓人信服,尤其是呂布這樣的武將,最看重的就是戰功。
沒有功績,即便他再受天子重視,呂布最多隻會看在天子的顏麵上步排斥他,但心裡卻是看不起的。
輕輕搖了搖羽扇,諸葛亮看向一道熟悉的身影。
拱手行禮道:“仲達兄,彆來無恙乎?”
感受到諸葛亮言語之間的熱情,司馬懿歎了口氣,回禮道:“不太好,我始終想不出破曹仁軍陣的法子。”
“陛下派你過來……是因為對我失望了嗎?”
天子的態度才是他最關心的。
諸葛亮搖頭道:“並非如此,陛下隻是希望能加快西路軍的攻勢而已。”
“我資曆太淺,再加之因為拓荒之事得罪了不少朝臣,眼下急需功勞傍身,所以便主動向陛下請命前來破陣。”
說到這裡諸葛亮稍稍一頓,看向一臉憔悴的司馬懿,略有訝異道:“看來曹軍的軍陣很不一般,竟能讓仲達兄耗神至此。”
“仲達兄不擅長兵陣之道?”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司馬懿還是點了點頭,神色有些陰鬱地說道:“我所學乃兵權謀之道,軍陣非我之長。”
“而且曹仁擺出的軍陣相當不一般,與奇門八卦有著很深的關係……孔明可擅長此道?”
諸葛亮羽扇輕搖,含笑道:“亮頗通此道。”
“既如此,孔明且隨我來罷。”
司馬懿也沒多言,轉身向著書房走去,打算先帶著諸葛亮看看他這段時間對曹軍陣容的分析和研究。
眼下大敵當前,最重要的是以最小的代價破掉敵陣,他還沒有小氣到故意藏私不給諸葛亮透露敵軍底細的地步。
他要堂堂正正地和諸葛亮爭,而不是用一些陰謀詭計、蠅營狗苟的齷齪手段。
諸葛亮從善如流,隨司馬懿一同前往書房,然後他就見到了司馬懿用木棍在地上擺出來的曹軍戰陣。
“這陣……乃八門金鎖陣?”
“未曾想曹賊麾下,竟有如此大才。”
聽到諸葛亮略帶訝異的話語,司馬懿渾身一震,此陣他研究許久都沒有研究明白,而諸葛亮卻能一眼看出這陣法,那說明對此陣無比熟悉。
連忙問道:“孔明既識此陣,可能破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