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心情本就煩躁,見此不禁發牢騷道:“你們兩個平日裡自詡足智多謀,如今碰到大事卻又都不說話。”
“真是白白辜負了朕對你們的期望!”
郭嘉和賈詡聞言都麵露苦澀,其它事情他們還能出謀劃策,但這件事確實太難抉擇了。
“陛……”
郭嘉遲疑片刻後,似乎想說些什麼。
但一旁的賈詡卻悄然按住了他的手,並對他微微搖了搖頭,於是郭嘉隻好把到嘴邊的話重新咽回肚裡。
劉協並沒有察覺到兩人的小動作,整個人愁眉不展,唉聲歎氣不已。
整個宣室的氣氛都有些沉悶。
賈詡按住郭嘉後,臉上同樣露出憂愁之色,故作歎息道:“若陛下當初沒有許諾溫公和甄氏皇後位,如今便不用這般煩惱了。”
“那樣的話陛下也可以隨意挑選女子作為皇後,不必非要選擇甄貴人或者呂貴人。”
“都是被眼前利益迷惑了啊。”
劉協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儘說一些無用之言,若朕當初不允諾皇後位,甄氏和溫公又豈會為朕效死力?”
“你這話真是……嗯?”
劉協渾身一震,忽然意識到了什麼,目光炯炯地看著賈詡,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朕立其他女子為後?”
賈詡臉上的肥肉抖了抖,連忙搖頭道:“臣沒有,臣不是!臣怎麼會讓陛下做出違背諾言的事情?”
“陛下不要誤會,臣從未說過這種話!”
賈詡連連否認、撇清關係。
但劉協與他已經相處這麼長時間了,哪裡會不知道這家夥的德行?
賈詡分明是不想提出這個建議、承擔讓天子違背諾言的責任,所以才通過旁敲側擊,讓他自己說出來!
深深看了有些心虛的賈詡一眼,劉協沒有選擇戳穿他,而是順著他的話問道:“假如朕不立甄貴人和呂貴人為後,另立其他女子為後,你們覺得如何?”
賈詡和郭嘉瞬間挺直了背。
他們等的就是這句話!
郭嘉輕咳一聲道:“假如,臣是說假如……假如陛下打算違背諾言、立其他女子為後,臣以為是明智之舉。”
“因為呂、甄二位貴人都不適合作為皇後。”
“甄氏乃世家大族,若是甄貴人上位,甄氏必將崛起成為大漢第一頂級門閥。”
“陛下在時尚能掣肘,但等到陛下龍馭賓天,太子繼位後,甄氏還會有所顧忌嗎?”
“而溫公雖出身寒微且沒有子嗣,但在軍中威望極高,武將大都依附於溫公,眼下已然形成了一大利益派係。”
“溫公對陛下是忠心耿耿沒錯,但陛下須知溫公已經年過五十了,而且戎馬一生落下滿身的傷病,說句不吉利的話,溫公未必能夠活過六十。”
“所以呂貴人若上位,等溫公去世,勳貴武將則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故而兩位貴人都不合適。”
他與賈詡早就討論過這件事,出於全局考量,他們一致認為呂玲綺和甄宓都不能當皇後。
大漢外戚專權的問題實在太過於嚴重了,無論是甄氏還是呂布,都代表著一方勢力。
劉協深深皺眉,沉默不言。
他心中原本是更加意屬立甄宓為後的,但聽完郭嘉的分析,他也不得不承認很有道理。
甄氏本質上還是世家大族,此前也曾參與利用拓荒政策的漏洞占據土地。
從這一點也能看得出來,若是等到日後天下一統,甄宓為皇後,甄氏肯定會不計手段地賺回曾經的付出。
不過對於這件事他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甄氏的貢獻擺在那裡,他難道真能從嚴處罰?
既然連他都下不去手,何況甄宓和他的兒子?難道他兒子還能對自家母族的人動手?
呂布那邊也是相同的道理,他倒不擔心呂布,他擔心的是那些勳貴集團。
所以不論是呂玲綺或甄宓成為皇後、她們誰的子嗣成為下一任儲君,都必然會造成一方派係的獨大。
“外戚,勳貴……”
劉協深感頭疼,這是曆朝曆代都難以化解的問題,除非他效仿那位明太祖,把功臣殺得血流成河。
可是“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這句話說起來
很簡單、做起來難,他未必能有這樣的狠心,也未必能下得去手。
對敵人狠和對自己人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
然而想到此處,劉協心中一動,問道:“既然甄貴人和呂貴人都不適合為後,那從民間挑選女子為後如何?”
他也是忽然想到的這點。
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國之初就定下過規矩,皇後必須要從民間挑選,不得出自名門世家。
因為皇後來自民間,自然就沒有任何背景支持,就算是父母,也是在她被封為皇後的同時,可以得到一些彰顯身份的尊號和爵位,實際並無實權。
加上挑選的本來就是賢良女子,她們更多隻會勤儉持家,並不會想著乾預朝政,所以就避免出現外戚乾政的現象。
事實上朱元璋這一規定也的確有效,縱觀整個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都沒有出現過外戚乾政的情況。
而且雖說皇後是從民間挑選,可這挑選的過程是一點都不馬虎。
因為如果從世家中挑選皇後,大家閨秀、千金小姐雖然多,但畢竟會有背景的比拚。
可在民間就不同了,不僅範圍從部分擴大到全國,人數上極大提升,並且真正是人人平等。
最終要在顏值、品德、性格各方麵都獨領風騷,才能被立為皇後,成為一國之母,可謂是真正的天選之女。
“從民間挑選女子為後?”
賈詡聞言愣了一下,經過簡單思索後,便點頭認可了劉協的這一提議:“若從民間挑選女子為後,自可避免外戚乾政之事,陛下此舉甚妙!”
大漢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
何皇後便是一屠戶之女,雖然為人善妒並非賢後,但那隻能說人沒挑選好。
“此法雖好,但還有一個問題……”
郭嘉遲疑著開口道:“不立甄貴人和呂貴人為後,甄氏和溫公那邊該如何安撫?”
“這才是重中之重。”
話音落下,賈詡的表情一僵。
劉協也閉上了嘴。
他們之前一直在討論立呂玲綺和甄宓為後的弊端,但卻忽略了不立她們兩人為皇後將會帶來的巨大麻煩。
一個甄氏,一個呂布。
該怎麼解決?
他們難道會心甘情願地把自家女兒的後位讓出去、給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平民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