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臣有三策,可使漢室幽而複明(2 / 2)

他覺得郭嘉是不是搞錯了對中策的定義。

“陛下稍安勿躁,聽臣為您解釋。”

郭嘉安撫道,然後開始給劉協具體講解自己這個中策:“陛下須知,如果袁紹不死,您便沒有半點脫離他的掌控的可能,更彆提發展自己的力量。”

“隻有袁紹死了,您才能有趁機取而代之、拿下冀州的機會。”

劉協覺得郭嘉完全是在糊弄他,皺眉道:“朕就算殺了袁紹又如何?照樣無法接掌冀州,你真以為袁紹的那些軍隊和親信都忠於朕嗎?”

如果殺了袁紹就能成為冀州之主,劉協肯定早就動手了,這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要知道他和袁紹碰麵的機會多的是,找準時機,用袖裡藏著的匕首直接來一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但殺死袁紹,他必將麵臨袁紹派係親信的怒火。

有這個天子的身份倒是不至於死,但必然會被軟禁起來,再也無法和外界接觸半點。

這種刺殺有什麼意義?

“陛下誤會了,臣並不是讓您去殺袁紹,而是隻有袁紹死了,您才有機會。”

郭嘉賣了一個關子,不急不緩道:“袁紹育有三子,嫡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他的三個子嗣的關係,就與他和袁術一樣,互相不合;而袁紹麾下的謀士和將領也各自支持其中之一。”

“假如袁紹身死,三子必會開始爭奪家主之位,同時外敵也會伺機來攻,屆時冀州內憂外患,陛下才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殺死袁紹不是目的,讓冀州陷入內亂才是!

隻有內亂,才有機會獲得利益!

劉協聽完後,即便覺得這個計策非常瘋狂,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非常可行的!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殺了袁紹。

“……”

劉協劍眉緊皺,沉思片刻後,才開口問道:“那下策又是什麼?”

郭嘉表情一鬆,說道:“下策就簡單多了,臣知袁紹麾下謀士之間互有不合,隻要利用好這一點,使他們相互攻訐;再利用袁紹剛愎自用的性格,讓他與謀士離心離德;然後臣再刻意製造其他諸侯和袁紹之間的矛盾,挑起戰爭,屆時袁紹必敗,陛下也可脫困。”

“唯一的問題在於,此策需要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臣也需要一定時間去贏得袁紹信任。”

郭嘉侃侃而談,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樣。

劉協知道他這不是在紙上談兵。

以郭嘉的手段和智慧,隻要給他充足的時間,完全可以做到他說的這一切。

但總而言之,上、中、下三策,下策的確是最容易實現的,隻是需要很長時間,劉協等不了那麼久;上策是最佳選擇,但基本做不到。

唯有中策,是既有可行性,收益也極大,更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而這也是郭嘉最推薦的選擇。

“如果朕選擇中策,那你打算怎麼做?”

劉協進而問道,他確實感到心動。

郭嘉笑道:“臣自有打算,也需要一定時間,但肯定要比下策用的時間要短得多。”

“好,你放手去做,有什麼需要朕幫忙的但說無妨。”

劉協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兩人一拍即合。

……

而此時此刻被劉協和郭嘉兩人密謀怎麼做掉的袁紹,也在袁府的床榻上幽幽轉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