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路上,沿著路,老太君講的話率先傳遞到了大街上。
街坊先知道她是戰功赫赫榮國公的妻子,不免感慨。又曉得她有誥命在身,又見她步行拄著拐杖感慨老了老了還要被兒孫連累,走進一看,老太君樂嗬嗬的,又和藹可親。
後麵跟著大兒子,大孫子,身上帶著血。
“老太君,你怎麼還笑得出來?”
有大膽的人問道。
賈母看見他年歲約麼剛剛結婚。
便笑著說“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懂啦,兒孫犯了錯,懸崖勒馬,怎能不是一件喜事呢?”
那人似懂非懂,見自己戲謔的提問得到了老太君真誠回答。
連忙作揖“曉得嘞,多有不敬。”
老太君擺擺手。
賈母原以為這條回家的路自己會煎熬,會痛苦。但真得去走的時候,卻是坦然,仿佛卸掉了一座大山。
其中有一女乞丐遠遠地看見了這一幕,黛玉回頭看,見其形容熟悉。
仔細辨認,讓綠竹辨彆之後,卻發現是曾經柳家女的母親。
她驚詫極了。
曾經的柳氏主母披頭散發,形同瘋子。
老太太也瞧見了其中有端倪,吩咐人將她帶回去。
回到家之後,老太太宣布,明日就開始齋戒,明日一早去鐵門檻寺,以後遵循此例。
二房太太齋戒七日,王熙鳳齋戒七日,牽扯到此次是非之中的所有人齋戒七日。
其餘人齋戒三日,不得有誤。在朝中當官的,休沐日自行前去。
周圍人隻見榮國府的人帶了一個乞丐,還好聲好氣的。都覺得榮國府
“雖然奢靡,但是人好。”
“是老人家好,這些太太小姐公子可不怎麼好。”
柳氏主母並非柳家女的原配,柳禦史好名聲,在家多有苛責,她的女兒從出生開始便沒有過過一天鬆快的日子,卻也習得了一身本領,擅紡織,拇指,腳趾都與常人不同,都是紡錘磨的。為人溫順極了。
其人溫順,又勤奮。
這也是王家曾經求娶她的原因。
也是當今婚戀市場上對女孩子最高的評價了。
“我們全家人都以女兒為傲。曾經我是這樣以為的。”
柳氏主母諷刺一笑。
“當日,他兒子,他陪著我去看女兒,我以為,我以為他也疼愛女兒。”
以上有部分是黛玉,寶釵小姐姐們不知情的信息,是禦史家中之事。
“如今呢?”寶釵問道。
“我生女兒之時,傷了身子,日後也不能有了。也許是跟孩子的緣分淺。”
“前些日子,王家的人上門鬨事,動手打傷了他。王家的人四處宣揚,說我們家生的女孩是母夜叉,下凡報仇來的,他們煩不勝煩,柳家最重名聲,事情是我做下的,我自然一力承擔,便與之和離了。”
“歸家之後,他們還不放過我!”
她精神有些恍惚。
“我父母起初憐愛,隻是那些人又找上門來。說王家的兒子一日不放,在牢裡待一日。他們就鬨一日,若是真得問斬了,就殺了我全家。”
在場的人聽了都攥起拳頭。
寶釵又問了句“那你現如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