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種姓製度(1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472 字 9個月前

次日,章台後殿。

經過一夜的休息,精神狀態好了許多,昆侖南半島的事也想了差不多。

馮劫幾人到了之後,我開口道:“怎麼樣,昨天回去後你們商議得如何?”

馮劫率先道:“回陛下,臣等仔細看了幾個國家的書籍,感覺最棘手的便是種姓製度。”

“說說看。”

“是。種姓製度在律法上最為完善、詳細的,是孔雀王朝,其次是百乘王朝,最後是質多王朝。”馮劫沉吟道:“似乎在昆侖南半島,越是大的國家,其種姓製度越是完善,對不同等級的百姓所擁有的權力也更為嚴苛。”

我點點頭,曆史上也的確如此。

“棘手在哪?”

“首先,怎麼對待那些不同等級的百姓便是一個大問題。”馮劫蹙眉道:“大秦是延續他們的種姓製度?還是廢除種姓製度?前者,必然會造成高種姓的人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很容易對大秦的統治形成威脅;後者,低種姓的人獲得了自由身,會不會反過來反噬大秦?人得到的多了,就會想得到更多。”

“其次,種姓製度應該是宗教的產物,他們借助宗教將人分為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以及所謂的不可接觸者,一共五個等級,若是選擇廢除種姓製度,恐怕會觸動宗教的利益。”

馮劫無奈道:“臣聽說在西域,陀羅笈已經成燎原之勢,儘管出了各種限製條件,仍然擋不住他的信徒越來越多,臣已經見識到了宗教的恐怖,一旦宗教的利益受到影響,是否會造成大規模的叛亂?”

我敲了敲桌麵,看向餘禾和李由:“你們兩個呢?”

餘禾拱手道:“回陛下,臣以為文化的不同也會難以處理。不管是東胡、匈奴、呼羯,還是西域、甚至貴霜,多少都受到大秦的文化影響,也知道大秦如何強大,所以統治他們還算有一些基礎。可昆侖南半島不同,他們幾乎沒有同大秦接觸過,大秦能過去的商人也有限,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大秦的存在!他們能否接受被大秦統治?臣以為這是個大問題。”

李由緊跟著道:“臣以為昆侖南半島和大秦隔絕同樣是大問題,雖然陸路已經接壤,但實在太過遙遠,道路也不通暢;海路儘管已經成熟,但有能力來往兩地的都是商船,如此是否還要專門發展出運人的船?而且一旦叛亂,大秦出兵支援也會受到影響。”

馮劫見兩人都說完了,總結道:“這便是臣等認為最棘手的三個問題,臣等無能,暫時沒想出來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我點頭道:“嗯,針對這三個問題,朕昨天也想了。”

我起身踱步到地圖前麵,三人跟著過來。

“先解決信息傳遞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信息不能及時傳遞到大秦,一旦發生叛亂大秦根本來不及快速做出反應。

我指著從華氏城到秦南半島的海運路線:“遠是相對而言的,如今秦南半島已經徹底屬於大秦,據午之衝所說,甚至沒有一起叛亂。如果從秦南半島的西邊到華氏城東邊的耽摩栗底,這個距離恐怕隻要十天左右就能航行到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