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殿朝會(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4041 字 10個月前

因為秦朝一天隻有兩頓飯,大概上午9點左右吃第一頓主餐,稱為大食,下午4點左右吃第二頓,稱為小食。此刻已經過了午時,大家都習慣了中午不吃飯,還能扛得住。不過聽到又要增加徭役,有些人就有點頭暈目眩了,自天下一統以來,十年了,百姓已經無法再承擔更重的徭役了……

就在所有人心猿意馬的時候,李斯的聲音繼續響起,念起第8道製命,再一次打破了朝會的平靜:

奉天承運大秦始皇帝,製命:

方今天下已定,朕自承天之運、尊號皇帝至今,巡視天下凡四次,以穩固九州、撫慰臣民。

今胡虜北據,百越安定,水利通暢,馳道延畢,農桑合時,社稷泰然。為使宗廟昌盛,臣民仰德,朕即於初春東巡。

然政事累增,朕力有逮。公子扶蘇素有賢名,其政有識,其德無剔,立儲太子,以解朕憂。布告天下,鹹使聞之。大秦始皇帝三十七年製命。

殿前依舊平靜,隻有李斯的聲音回蕩在空中,但如果眾人的心聲會發出聲音的話,此時的鹹陽宮已經快要被眾人的聲音掀翻了。

第五次巡視!前四次巡視是在六國剛剛一統,彼時巡視確實能夠震懾六國餘孽,彰顯大秦威儀。但隨著皇帝日益自負,每次巡視都比之前路途更為遙遠、征發的民夫規模更為龐大,所耗費的糧草越來越多!

更令眾人感到驚奇的是,皇帝居然會冊立太子,以皇帝的性格和對長生的癡迷,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冊立太子,奇哉!怪哉!

此時的我倒沒有太多震驚,畢竟之前已經聽到過暗示。況且直到現在,我還是把自己當作一個看客,我不確定自己是在做夢還是真的能夠打破時空壁壘,穿越到兩千年前的秦朝。

對於秦朝的命運我太過了解了,儘管現在看來跟曆史有些偏差,整體上卻並沒有發生什麼能夠改變曆史的決定性事件。就連扶蘇被立為太子這件最偏離曆史軌跡的事,我覺得可能也會被冥冥之中的力量修正。

‘如果始皇帝依舊在第五次東巡死在沙丘,就算立了太子又怎麼樣,姓李的那個中車府令也許還會夥同李斯篡改遺詔,再或者可能始皇帝有其他想法,最終決定改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也說不定,哎,勞神啊……’

在眾人心思各異中,大朝會總算是結束了。

奉常宣布大朝會結束後,眾人行禮送走皇帝,其餘人按照順序出宮。此時已是未時末,眾人散去各自吃飯然後回官署辦公。

我大秦不但不放假,開會也不管飯……

不過準備參加小朝會的這部分大臣倒可以在偏殿享受皇帝提供的飯食。說是飯食,其實也就是一碗粟米粥、幾碟霍菜、葵菜,這個時期並沒有什麼蔬菜,主要還是吃肉,但是為了防止大臣吃肉或者吃多之後“殿前失儀”,所以隻是讓大家墊墊肚子,不至於餓暈過去,畢竟這些大臣中年紀大的不在少數。

吃飯時也無人交談,有專門的禦史在旁邊看著,誰吃飯交頭接耳了、吃飯姿勢不雅了、給人放藥下毒了……都會一一記錄下來,說不定哪天彈劾你的時候就有其中一條。

不多時,眾人就吃完飯在鹹陽殿中按位列站好,準備向皇帝述職。此時隻有大臣向皇帝彙報,沒有受封為官的皇室成員隻能在旁邊聽。

以前的小朝會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平靜。一是大家都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幾乎都是報喜不報憂,除非已經摁不住了;二是始皇帝已近乎獨斷專行,他決定的事一般也不會發生爭論。所以除了偶爾有不長眼的會被訓斥一頓,極少出現惹得皇帝動了殺心的。

可令眾人都沒想到的是,這次朝會卻因為一個人而牽扯出一樁大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