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墨經》的智慧(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543 字 10個月前

原來在秦朝時冶鐵技術已經較為發達了,隻是柔化鐵(俗稱熟鐵)的技術因為耗時耗力而且產量低還未廣泛應用,主要還是通過將鐵融化倒入模具澆築成型,也稱之為生鐵,以白口鐵為主。

白口鐵的特性是剛性強但比較脆,優點是耐磨,但是無法鍛壓,所以在秦朝鐵主要還是用作農業手工業工具的製作,比如鐵耜、鐵銻、鐵鐮、鐵耨、鐵鏟、鐵鋤、鐵犁等等,無法成為兵器,少數天下聞名的利器則是通過工匠不斷地重複實驗打造出來的熟鐵。

但是鐵與其他物質能夠發生反應的情況繁多,加上信息閉塞,鐵匠無法互相交流,就算偶爾有人打造出來能用的熟鐵,也不能保證次次成功,鑄劍師就成為了一個比較神秘的職業。

秦朝統一六國前比較出名的幾家冶鐵業家族,例如卓氏、程氏等等,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全部被集中到某一地進行管理,並且官府設置了主鐵官一職,將冶鐵業收歸官營。儘管如此,受製於此時依然主要使用木炭冶鐵,成本比較高昂,鐵的產量一直不算很高。

‘唉,曆史的發展需要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先進的社會製度與落後的生產力存在矛盾……’我不由得想起了後世這些耳熟能詳的社會理論。

即使我成為了秦二世,擁有秦朝人無法擁有的技術和生產方式,但如果不考慮秦朝落後的社會製度而強行做一些改變,恐怕我的下場比王莽還要淒慘,畢竟我可不是開國皇帝。發展生產力和匹配相應的社會製度缺一不可啊。

聽完三人的講述,我對章邯說道:“滑輪一事就交給你辦了,如果實驗成功,可以儘快推廣到其他在建工程,以後也可以慢慢普及到平民百姓家中。”

章邯行禮稱是。

隨後我又對公輸進、何顯說道:“雖然近些年墨家和公輸家逐漸沒落,但我清楚你們所擁有的機關之術能夠帶來什麼,以後我有其他想法,會差人告訴你們,你們可以一起琢磨,前提是不能影響驪山陵的修建。何顯可以參與驪山陵的建造。”

兩人欣喜不已,能夠獲得我的支持已然不易,更遑論我能夠在機關之術上給他們帶來新的東西。百家爭鳴的景象已經隨著天下一統漸漸平息,諸子百家之人仍然堅持傳承著他們自己的學說。西方的文藝複興為他們帶來了極大的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而我華夏的百家爭鳴卻在輝煌過後沉寂了兩千年,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遺憾。

一切安置妥當,也到了該回鹹陽的時候。

三人將我送出官署,將要登上馬車時,天空卻洋洋灑灑地飄起了雪花。

古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我從小就喜歡下雪天,偶爾感受著“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豪邁氣概,偶爾想象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萬籟俱寂,也會暢想著“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而我在溫暖的房子裡擁爐而坐的愜意。

隻是不知道構築驪山陵、興建阿房宮、築造上郡長城的民夫以及大秦各地千千萬萬的百姓,有幾人能夠熬過這刺骨的寒冬,活到明年春暖花開。

當然,還有已經走到南郡的始皇帝……

“多好的華夏百姓啊,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們。”我輕輕說了一句。不知道是對章邯說的,還是對自己說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