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初逛鹹陽城的尷尬(1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4230 字 10個月前

此後依舊平安無事,嬴政那裡經常也會傳來一些詔令,馮去疾基本都能處理,我會參與,不過很少發表意見,以學習為主。還是那句話,除了現代知識,古人的智慧不比我這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差,我也樂得清閒。

阿房宮和驪山陵凍死了一些人,對於章邯和白衝來說,司空見慣,不值得驚訝,隻要不影響工程就行。

至於說推廣一些新東西,一是我身邊沒有墨家或者類似的人,實現起來很難,二是除了滑輪確實應用地不錯,蒙恬那邊一直沒有傳來新的消息,想想讓他們製作出那麼精良的鐵器,還要練習如何使用,短時間看不到效果。

而且這個冬天比以往長了很多,匈奴的牧民和牛羊死傷無數,頭曼單於並未能在春季發動預想中的攻勢,想要看到效果不是短時間的事,所以我也懶得再耗神耗力了。

同時為了避免在相熟的人麵前被人發現不妥,除了在丞相府跟馮去疾商量一些事,我很少出門,叔孫通期間來找過我很多次,我都讓中庶子白領木借口避之不見,理由嘛好說:嬴政不在鹹陽,我不方便跟大臣過多接觸。

————

不過春初的時候倒是讓孟合、蘭兒陪我一起在鹹陽城轉了轉。

在鹹陽宮悶了一整個冬天,我早就想出去轉轉,隻是冬天的鹹陽城實在沒什麼可看的,做生意的冬天沒得賣,街上閒逛的也害怕一腳踩在坑裡。這個季節在外麵待著的人,除了賣柴火的,就隻有凍死在街頭的人了。

此時恰逢春分,天氣漸暖,萬物複蘇,城中的人氣也漸漸增加,於是我就拉著孟合和蘭兒一起去逛鹹陽城。

鹹陽城是秦國的首都,人流量還是比較大的,來往做生意的也多。坊市之中賣的東西也還算豐富,牲畜家禽、糧疏果菜、布帛成衣、銅陶瓦罐、各色農具等等,都有出售。此外像客棧、飯館什麼的也隨處可見。不過大部分產業都是官營的,像什麼鹽鐵漆、土木建造,還有相當部分的手工製品,都是限製私人製造買賣的。

但從秦朝商業仍然比較繁榮可以看出,秦朝雖然重農抑商,但秦人逐利的特性並沒有讓這條社會製度得到忠實地貫徹。

西漢成書的《淮南子》中曾經評價秦國:“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這可以理解,包括限商的商鞅變法在內的秦國發展思路和發展曆程,一定會導致秦人擁有這樣的特性,秦人窮怕了!

另外還有兩個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坊市中閒逛時,我目光看向一處正在交易的棚子,棚子裡用繩子綁著很多人,男人居多,女人隻有一兩個,旁邊一個身著錦緞的人正在向棚子的老板交錢,隨後就帶著被綁之人中的兩人離去了。

我難以置信地向孟合問道:“這是在,賣人?”

孟合低首道:“是的殿下,這些被綁著的人都是奴隸。”

轉念一想,秦國是有奴隸存在的,在修長城、建驪山陵的很多人都是奴隸。可是突然以買賣的形式出現在我眼前,我一時沒反應過來。秦朝可是兩千年封建社會的開端,居然還存在買賣奴隸的情況?

我一邊走一邊思考,不覺間走到一處僻靜之地,隻見一處院子出現在眼前,院子門前栽種了兩棵桃樹,已然花枝招展,匾額上書兩個大字:桃閣。

正好到了吃早飯的時候,逛了很久也都累了,我就帶著蘭兒和孟合走了進去,畢竟咱現在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找個好館子體驗一把土豪的感覺!

剛到門口便有小廝帶著我們進門,進裡一看倒是彆有洞天。

兩側是兩間廂房,中間是三座兩層閣樓,一二層中間有廊橋相連。灰白色的建築掩映在桃花叢中,夾雜著剛剛抽出綠芽的楊柳,彆是一番美景。

目測三座樓占地麵積加起來與我的太子宮主殿差不多大了,這樣建的原因無非是想建大點但又怕逾製,秦法對這一點還是比較寬容的,隻要你不是獨棟麵積逾製,一般不會管你。而且能在坊市中占地麵積這麼大,一定有些背景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