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倘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據秦’,不知你怎麼看待這句話?”
張良沉思道:“皇帝的意思是正是因為六國不愛惜自己的民眾,所以才會滅亡?”
我點點頭:“倘若六國的君王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比秦國對待自己的百姓更好,試問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國家怎麼會輕易被攻破?要知道,六國滅亡僅僅用了十年不到。”
張良反駁道:“六國在未滅亡前或許對待百姓不是那麼仁愛,但與秦國統一天下後對待百姓的苛政想比,難道不是秦政更為暴虐嗎?皇帝可聽聞‘苛政猛於虎’?”
“你所言有一定道理。”我開口道:“然而自大秦統一天下後,百廢待興,大秦現行法製可謂前無古人,必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法令。”
“但是你認為大秦施行郡縣製、統一度量衡等措施對天下百姓是好是壞?朕還是那句話,或許有些法令過於嚴苛,但與春秋戰國乃至商周時的法製想比,秦法難道不是更適合大一統的天下嗎?”
張良若有所思。
看到張良的表情,我繼續說道:“況且現今朕已經著手減輕徭役、修改《秦律》,馬上要頒發的製命會停止阿房宮、直道及其他宮室的修建,驪山陵也將在初春封頂,朕會仔細探討不合理的法令,儘快做出改變。”
“朕願意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待在朕的身邊,為朕,不,為天下百姓出謀劃策,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若是有一天你認為朕做不到,你隨時可以走,朕絕不會阻攔。”
張良抬頭看著我,不敢置信地問道:“皇帝真會削減徭役?我曾經刺殺過始皇帝,你會放心讓我跟在你身邊?”
我笑道:“你若心存疑慮,可以跟在朕身邊一段時間,我們以實際行動見分曉便是。”
“不過,因為你的身份太過敏感,朕不能給你官職,隻能讓你以謁者的小吏身份跟在朕的身邊。”
“另外,刺殺先皇的事情朕會替你抹殺掉,對外宣稱是項羽假冒你的身份謀劃的。朕給你一天的時間考慮,若是決定跟隨朕,告訴蒙毅即可。”
若是決定反抗到底……絕不能留下這樣一個謀略超群的人。以張良的聰明才智,話不必說的太透。
看張良正在思考,我起身道:“該說的朕已經說了,不該說的朕也跟你講明了,我希望你能為天下百姓考慮,當然,若是你反秦真的是為了天下百姓。”
張良開口道:“容我考慮一下。”
看我要走,又問道:“皇帝打算如何處置項羽?”
我轉身向門外走去:“匹夫不足與謀。”
————
第二天清晨,蒙毅帶著張良來到四海殿,我讓刑中安頓好他,便去上朝。
朝會上我向眾人宣布了張良和項羽的處理決定:處斬項羽,張良留用。
對於張良的留用又是一番爭吵,雖然我讓項羽替張良頂了刺殺嬴政、會稽叛亂的黑鍋,但仍有不少人心存疑慮,不過見我態度堅決,眾人隻得作罷。
經過這麼多天的商討,朝會終於確定了減輕徭役的細節:停修阿房宮,放緩直道修建,驪山陵於初春封頂……
同時對徭役法令做了大幅修訂,大大減輕了百姓的徭役負擔,大秦終於開始走上正軌。
隻希望能夠穩住即將爆發的起義軍,也是時候著手處理這些秦末起義的領軍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