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若是結果不合我意,那肯定就得罪了我,說不得還要被扣上監察不利的帽子。
若是據實上報,則必然得罪那些貴族。關鍵馮家也是貴族之一,自己查自己,把握不好分寸說不定會迎來滅頂之災。
兩人對視一眼:看來陛下是要檢驗我馮家對大秦的忠誠度了。
這件事暫時落下帷幕。
我又將目光看向革越,打了他一棒子,總得給個甜棗吃。
我開口道:“朕在查看百越之地的地理物產時,偶然看到一條關於水稻的記載。”
“現在水稻的種植主要集中在大江以南,但產量很低,也沒有係統地指導黔首種植。朕在記載中看到,在百越南部、靠近大海的地方,有一種叫做‘占城稻’的水稻,傳言在當地能夠達到畝產千斤的產量。”
眾人聽到我的話驚訝不已,更是沒有人相信。畝產千斤啊,現在的五穀平均產量不過每畝百斤,這種神話怎麼可能存在。
事實上在這個年代也確實不可能實現畝產千斤,為了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我不得不將後世的畝產產量報了出來。
看到眾人的表情,我繼續說道:“朕也有所懷疑,可如果真的存在這種水稻呢?諸位可以想想,我大秦的國力將達到何種地步。”
“因此,朕想讓革越你負責此事。當然,不是讓你到百越去尋找這種水稻,朝會結束後朕會下令讓趙佗派人尋找。”
“如果真的能找到,你要擔起推廣之責,讓大江以南大量種植這種水稻。不僅如此,朕還要你主持編製水稻種植指導書籍,對種植的黔首作係統指導,更進一步地提高水稻產量。”
革越聞聽此話,臉上鬱悶的神色一掃而空,連忙起身道:“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竭儘所能,為我大秦種植出優良的水稻,使國庫充盈。”
相比於統計田畝這種得罪人的事,能夠著書留世是每個古代讀書人的夢想,君不見朱棣編纂《永樂大典》、亦可知乾隆修訂《四庫全書》。
隨後我又將後世的精耕細作的農業模式、經濟作物的養殖等等一並向眾人講述了一遍。這件事倒是無人反對,能夠提高作物產量對門閥世家是好事,他們手中的田地最多,巴不得能畝產千斤。
安排好一應事宜後,我將李斯留了下來,朝會結束,眾人各司其職。
到了四海殿,我與李斯坐下後,略帶歉意地開口道:“剛剛朝會上朕對李相的國策極為認同,奈何反對的人太多,朕不得不折中采納,李相不會怪朕吧。”
李斯聽後神色惶恐,連忙正身道:“陛下折煞臣了,臣怎敢對陛下微辭,是臣思慮不周,讓陛下難做,罪不容赦。”
我感慨道:“李相言重了,今後還望李相多多為朕出謀劃策。自先皇駕崩後,朕時常感到力不從心,若是沒有你們這些老臣,朕不知將要如何了。”
李斯感動不已:“臣誓為陛下效力,敢不儘心!”
此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不過我終於有時間想想該如何解決曆史上秦末起義軍的事了。
李斯走後,我讓刑中把張良叫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