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叔孫通。
朝會結束後我剛剛回到四海殿,岐綰便進來稟報叔孫通求見。
我正想收拾一下這家夥,前幾次給我上眼藥我都沒來得及找他麻煩,沒想到他自己送上門來了!
叔孫通進來後仍然一臉激動,向我行禮後就表明了來意:“陛下,臣觀這紙和活字印刷甚為精妙,因此,臣有個想法,還望陛下恩準。”
我淡淡道:“講。”
叔孫通絲毫沒注意到我的態度,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兩件器物的出現將讓我儒家的學識廣播天下。之前因為儒家典籍過多,竹簡數量龐大,弟子們學習起來甚是不便,周遊天下時能夠攜帶的書籍有限,根本無法廣傳所學。”
“陛下試想,若是我儒家弟子今後授學時,皆隨身攜帶紙製作的書籍,那將多帶多少書籍、將有多少人能夠聆聽我儒家的教誨啊。”
眼看叔孫通還要喋喋不休下去,我臉色一沉,打斷道:“怎麼,先皇禁止私學,天下人人皆知,你要朕違背先皇聖意不成?”
叔孫通戛然而止,這才意識到我麵露不悅。
我心中也是奇怪:‘都說你這家夥希世度務,怎麼現在看來就是個愣頭青啊,難道因為我穿越你這性格也跟著變了?’
我不知道的是,叔孫通自儒家沒落後便一直消沉到嬴政駕崩,直到意識到胡亥昏庸無能、大秦搖搖欲墜後才開始轉變性格,變得圓滑世故起來。
叔孫通看我斥責他,立馬便唯唯諾諾起來:“陛下,臣不是那個意思,臣……儒家……這陛下……”
看他語無倫次,我不由好笑起來,麵上卻是越發陰沉,繼續斥責道:“朕力排眾議,給你機會任博士一職,便是以為你能理解朕的良苦用心。可你呢?非但整日不務正業,給儒家在朝堂上四處樹敵,還處處與朕唱反調。”
“如今你竟如此不識大體,在朕根基未穩時便想讓朕和儒家成為眾矢之的。若不是看在朕師從淳於先生,你又追隨淳於先生這麼多年,朕早把你扔到嶺南去跟南蠻作戰了!”
叔孫通看我真的生氣了,連忙把腰彎地更深一些,聲音略微顫抖道:“臣知錯了,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
眼看達到了震懾的目的,我神情放緩道:“哼!知錯就好,坐下!”
叔孫通抬頭看我不似作偽,連忙稱謝在下首位置坐了下來,卻沒敢抬頭。
我暗笑一聲,故作深沉道:“叔孫通,朕對你可是寄予厚望。先前你在徭役和將作府的事情上與朕作對,朕可以既往不咎,今日之事也莫要再提。不過日後你可明白該如何行事?”
叔孫通連忙應道:“臣知曉,日後臣定會謹言慎行。”
我點點頭道:“你也不必灰心,儒家的事朕早有打算。”
“明日朕會下令將所有書籍全部以紙謄錄,替換掉竹簡記載,此事非一年半載能夠完成。朕將建立百家學宮,名為主持書籍謄錄一事,實則慢慢興起講學之風,使我大秦成禮儀之邦。這學宮嘛,便交由你掌管。”
“這是你的機會,更是儒家的機會,你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