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朕給你做個媒?(2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4981 字 10個月前

看到兩人情投意合,我內心也替他們高興。

“你們二人都在宮中,成親後難免有所不便。朕命禦府令給你們在宮外尋一處宅院,待初春一切安頓好後,你二人便擇吉日成親。今後由孟合與你交替值夜。”

刑中和蘭兒感動不已,躬身道:“謝陛下!”

安排好兩人的事情後,我心情愉悅了許多。

談到孟合,我不由想起了張良。最近事情太多,把他忘得一乾二淨。

我起身出宮,不多時就到了渭水彆苑。

渭水彆苑占地麵積約與百家學宮相仿,在渭水南岸斜對著鹹陽宮。彆苑原是嬴政安置方士給他煉丹的地方,頗有些仙家氣象。嬴政死後我就讓李斯把彆苑改建成了休憩之所,偶爾煩悶的時候來住幾天,算是唯一的消遣了。

本來孟合建議把張良安置在鹹陽禁苑,我思索後擔心張良有所誤解,天下誰人不知鹹陽禁苑安置的都是六國鐵杆貴族,思來想去,就把他安置在了彆苑。

第一眼見到張良,這麼冷的天氣,他居然拿了一根竹子在外麵垂釣,還是在院子裡的水缸中垂釣。

我奇道:“先生為何不在後院水塘垂釣?這缸中豈會有魚?”

張良見我到來,放下手中的竹棍,躬身道:“不知陛下駕臨,有失遠迎。”

隨後指了指水缸:“水之欲、良之欲也。”

我會心一笑:“水中無魚,先生無用。先生這是怪朕沒有讓先生的才學得以施展啊!”

張良回道:“良不敢。隻是整日待在這彆苑中,除了吃睡,還要勞煩孟合大人每日送來奏報,卻未能向陛下建言獻策,良實為惶恐。”

我和其走進屋內,落座後開口道:“最近發生的事情比較多,好在都解決了,對先生有所怠慢,還望先生見諒。”

張良道:“陛下言重了,良誠惶誠恐。”

我略一思索道:“想必先生已經知道,朕意欲在江南之地大力種植水稻、植桑養蠶,使江南成為產出稻米、紡織的富庶之地。江南之地涵蓋南、廬山、會稽等數郡幾十縣,此事雖有朝廷官員具體負責,卻沒有一個總領之人。”

“朕想讓先生以行人之職前往江南之地,持朕詔令,監察江南。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張良起身道:“良謝陛下,必不負陛下所期。然,良有一請求,還望陛下成全。”

我點點頭:“先生儘管說。”

張良道:“良未曾經曆政事,恐一人力有所逮,望陛下予良以可信之人,與良共赴江南。”

我哈哈一笑:“既如此,朕便將白嶺木和孑吳給你。白領木曾是朕為太子時的中庶子,現為中大夫,對政事頗為熟稔,必可助你一臂之力。孑吳嘛,現在學宮修書,朕觀此人在刑律之道上頗有造詣,跟在先生身邊,既可以先生為師,又可助先生應對那些郡守縣令。先生以為如何?”

心中暗道:‘既然你如此‘懂事’,那我就不客氣了,讓白領木跟著你我也放心一點。’

張良躬身道:“謝陛下。事不宜遲,待兩人準備好,良即刻出發。”

我挽留道:“現已入冬,不妨待初春動身。”

張良道:“路上花費些時間,到了江南之地還要熟悉當地民俗風情,良還是儘早出發,以免誤了農時。”

我讚同道:“如此也好。朕回去後就吩咐兩人準備。朕期待先生能在江南有所作為,屆時,朕單獨為先生在江南開府建衙。”

“良謝陛下!”

通知白領木的時候,我慎重考慮了下,還是沒有特意叮囑他監視張良。

以張良的心智,雖然他主動提出讓我派人跟著他,不過若真的發現白領木監視他,可能會適得其反。白領木知道張良的身份,若是發現不對,想必不會蠢到不向我稟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