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南北軍舉例,監軍的地位僅次於嬴訖,且除非得到朝廷調令,不得隨意離開南北軍。有戰時,監軍隻負責監察嬴訖的作戰情況,不能指揮南北軍,但若是嬴訖違反《秦軍律》,則監軍可以向嬴訖建言;”
“無戰時,監軍則要督促軍隊訓練。對軍隊進行軍紀教育,讓他們明白不能任意屠殺降兵、不能任意劫掠百姓;還要讓秦軍不僅僅為了軍餉而戰,要讓他們明白,他們不儘心作戰,亡的不是大秦,而是他們的父母、兄弟、子女。同時監軍要監察將領是否懈怠、是否違反軍營律令等等。”
章邯幾人聞言有些發懵。馮劫開口道:“如此一來,監軍就不僅僅是督戰的作用。不僅要對行軍打仗頗為熟悉,能有自己的判斷,還要掌握足夠的律法。而且權力也大上了許多,須得保證監軍對朝廷的忠心和本人的正直……”
我點點頭:“說得很對,所以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而且不僅僅是南北軍一營秦軍要有監軍,每個校尉、都尉率領的秦軍都要設置一個監軍。校尉以下,伍、什、佰的監軍就不必由朝廷指派了,讓將軍自己任命即可,官職也不為監軍,稱參軍。”
“簡單來說,將軍負責行軍打仗,監軍負責駐營生活。監軍之間除了一營監軍外,沒有從屬關係。下麵的參軍、監軍有事可以找一營監軍,一營監軍則直屬護軍都尉統領。”
我對章邯道:“現在比較急迫的是儘快從現有監軍中選出至少六人,派往北羌氏掌控達達的軍隊。”
章邯領命稱是。
我又看向李斯:“派往達達部的使臣可有人選?”
李斯應道:“臣以為行人孟瀚宇可為使臣,此人經常出使隴西周邊部落,對羌人頗為熟悉,在禦史曆年的考察中皆為優異。”
我點點頭:“那便命此人為使臣去達達部處理歸降一事。臨行前讓他來見朕。”
李斯拱手稱是。
隨後又與幾人商議了設立監軍的細節和培養方式,單獨製定《監軍律》,明確監軍的職責。
朝會上我宣布了設立新的監軍一事,同時令秦軍自今日起除了巴蜀、百越外,不再施行強製征召兵役的形式,在保證秦軍建製完整的同時,以自願從軍的方式征召兵卒。即便沒有戰功的兵卒也可根據從軍年限不斷增加軍餉,三十五歲後若沒有特殊技能則退出秦軍,由朝廷一次性支付所在郡縣四口之家兩年的平均收成。
此令一出,貧苦家庭吃飯都成問題的年輕男子爭相報名,在之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我將秦軍變為義務從軍的設想。
期間孟瀚宇來見我,我仔細考察了一番。
此人確實有能力,對我西域的規劃一點就透,甚至還提出了一些我沒想到的細節。更令我驚喜的是,他對行軍打仗也有所涉獵。怪不得能讓李斯記住他一個行人,的確有獨到之處。河西走廊正需要這樣一個具備郡守才能的人。
我目送著孟瀚宇帶著六名監軍和兩百人的護送隊伍,以及首月的四十萬斤糧食,浩浩蕩蕩向河西而去。算是邁出了消除匈奴之患、打通河西走廊的第一步。
不久後孟瀚宇傳來消息,已經如期到達河西,監軍也派往了達達的軍隊,著手建立劃分好的五個驛館。同時王離將隴西的五萬邊軍分出兩萬,協助驛館建立、與羌人共同防備匈奴,一切都在按照計劃行事。
接下來我令李斯和章邯繼續往河西走廊增派官吏、監軍,令王離、蒙恬做後盾,防備匈奴惱羞成怒進攻河西的同時,防止達達有其他想法,逐漸徹底掌控北羌氏部落。
遷徙百姓一事暫時放緩,首先要建立商路,讓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替我往西域探路。
大秦如今的布帛產量有所提升,但僅僅是絲綢還不足以支撐起河西走廊,鹽、茶葉、瓷器等等也要儘快發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