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也是不可置信地上下打量著韓信,心中讚歎不已:‘不愧是陛下看中的人,竟然能有如此才能,我不若也!’
韓信微微頷首,謙虛道:“謝陛下。小人隻是推測。至於行軍打仗,攻守之勢瞬息萬變,需得隨機應變。此外,若是在卑移山無法戰勝匈奴騎兵,可不必強求,隻需遲滯匈奴騎兵。待東胡事畢,陛下的新軍自然可以回援。”
我越聽越滿意,笑著點頭道:“嗯,說得不錯,朕會仔細考慮。”
目前來看這個建議是最好的,比我和尉遲的方法穩妥許多。
既然事情已經解決,我要趕緊詔令吳劍和蒙恬,戰機稍縱即逝。
我起身整理了一下長袍,對兩人道:“不錯,你們都是將帥之才,待此件事畢,朕會把你們放到戰場上一展抱負。”
兩人連忙道謝。
我剛要邁步出去,韓信叫住了我。
“陛下,小人鬥膽,有個疑問想請問陛下。”
我止住腳步,轉身看了看他,心中了然,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揮手道:“尉遲,你先退下。”
尉遲躬身退了出去。
“你是想問朕為什麼對你這麼了解吧?”
韓信略微彎腰,恭敬道:“陛下英明。”
雖然韓信彎著腰,一個八尺的漢子卻也幾乎與我十八歲的身高持平。我挪動了一下腳步,嗬嗬一笑。
“天機不可泄露。朕隻能告訴你,朕從未見過你,也從未派人監視過你,但對你了如指掌。韓信,記住朕讓司馬礪帶給你的話,這天下隻有一個大秦,而且隻會有一個大秦!”
說完我徑直回了鹹陽宮,隻留下韓信呆愣在原地。
回到四海殿後,我立刻吩咐岐綰。
“岐綰,把韓信的計策立刻快馬送到雲中。回吳劍,視北胡和東胡的動向自行判斷進攻時機,遼東、遼西的三萬邊軍他可隨意調動。同時讓吳劍和蒙恬保持聯係,兩人要及時傳遞消息。授兩人便宜行事之權,遇事不必報到鹹陽等朕決策。”
長城一帶傳遞消息快上很多,如果再集中到鹹陽等我決策,一來一回耗時甚久,很有可能誤了戰機。
一切安排妥當後,我長舒了一口氣。
這是我即位以來最大的一場戰爭,而且是在我的決策下進行的,心裡屬實沒底。
戰爭總是充滿不確定性,讓一個從來沒打過仗的人決定這場仗該不該打、怎麼打,壓力很大,可彆給大秦來上一場賀蘭山白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