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燒製玻璃(1 / 2)

家父秦始皇 何須言名 3972 字 10個月前

幾人一同到了將作府,泰月不多時也趕到。

將作府後院一處空曠的場地上,幾座高爐巍然聳立,燒製玻璃的高爐就在最西邊。

幾人站在屋簷下,遠遠地望著,公輸進早就跑了過去,指揮各項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幫人先是把篩選出來、用水清洗過多次的純淨沙子倒入坩堝。坩堝已經經過了改良,以前他們用的是鑄造青銅的坩堝,用來煉鐵顯然不行,我就安排人去找了高嶺土燒製出來陶瓷材質的坩堝。所以嚴格來說坩堝才是在大秦出現的第一件瓷器……

看著匠人把沙子倒進坩堝,馮劫好奇道:“陛下說這玻璃是燒沙子燒出來的,可這經過陛下改良的名為坩堝的東西卻是土燒出來的。沙子是石頭,為什麼用坩堝燒沙子,泥土做的坩堝不會先融化呢?”

我笑道:“那你可太小看坩堝了,就算把窯燒炸了,坩堝也不會有裂痕。與人一樣,泥土雖軟,千錘百煉而出,自可成大事。”

開玩笑,陶瓷熔點可以達到三千度,沙子的熔點也不過一千七百度。

李斯連忙恭維道:“陛下英明!”

馮劫撇了撇嘴,看到匠人把一堆白色的粉末狀東西倒入坩堝,又問道:“陛下,這也是製作玻璃的材料嗎?”

閒著無事,我自然樂意為他解答:“嚴格來說,製作玻璃隻需要沙子。不過咱們的窯隻能燒到一千七百度左右,按理來說,直接把裝滿沙子的坩堝送到窯中燒,也能把沙子融化。可那樣太危險,一千七百度隻是窯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持續處於如此高的溫度,估計這窯直接就炸了。”

“所以跟煉鐵的原理類似,要加那些粉末狀的東西,用於降低沙子的熔點,原本需要一千七百度才能熔化,現在可能隻需要一千度。那東西是草木灰溶於水中再過濾、煮乾,遺留下來的堿,可稱為碳酸鉀。如果大秦有堿礦的話,直接從堿礦開采碳酸鈉更便捷一些。不過大秦好像沒有堿礦。”

馮劫點點頭,感歎道:“陛下的學識真如浩瀚星宇,時常令臣自慚形穢!”

我笑笑,本來想說他五穀不分的,畢竟古人早就發現了草木灰可以中和酸,想了想還是算了,人家也不做飯不是……

“朕治國可能不如你們,要論發展生產力,你們還真不如朕。”我微微一歎:“可惜朕的很多學識沒有時間成文,待天下安穩下來,解決了南蠻、北患,再考慮這些吧。”

我腦袋中的知識堪比數據庫,要想都寫下來不現實,隻能遇到事情再一點點告訴他們。

這次是李斯開口:“陛下過謙了。不過,這生產力是什麼意思?”

我轉身往前堂走去:“走吧,咱們去前堂,公輸進這一時半會結束不了,朕今天給你們上上課。”

幾人在堂中落座,我剛要開口說話,卻見一名小吏領著桃夭從外麵走了進來。

桃夭看到我,立刻上前躬身一禮:“參見陛下!”

我好奇道:“桃夭?你怎麼到這裡來了?免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