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純硝石那麼容易炸,也不用加木炭和硫磺了。
李斯疑神疑鬼地看了一眼硝石罐子,連忙緊隨其後上了馬車,公輸進顯然聽說過硝石,沒有那麼害怕。
不多時一行人出了鹹陽城,到了上林苑附近的一片土山,阿房宮就建在上林苑中。
抬眼望去,不遠處正在建造的曆代天子廟已經完成了地基夯土,開始立柱了,一群人嘿哈嘿哈地正在往高台上拉一人合圍粗的木頭。
有滑輪助力,所需的人力減少了很多,更多的人在磚窯旁邊和泥,準備燒製青磚所需的泥料,旁邊已經堆了一些燒好的青磚。
硝石還沒來,我駐足人工修建的山頂,指著曆代天子廟道:“李斯,你回去後告訴百衝,曆代天子廟主體建築使用青磚,神道照例使用石料,但是從天子廟到鹹陽的路就不要用青磚了,改用紅磚。”
李斯拱手道:“陛下,原本是準備使用夯土修路的,要改為磚鋪嗎?”
我點點頭:“朕覺得這天子廟會對六國遺民起到很大聚攏人心的作用,所以一切都要做到最好。”
“既然如此,改用青磚即可,為何使用粗糙的紅磚?”
我輕歎一聲:“要是可能,朕都想用石料,可是那將耗費多少錢糧和人力。紅磚製作更為方便些,雖然不耐用,大不了以後兩年鋪一次,層數多了效果一樣的。如果以後大秦真能達到朕設想那樣的富強,再重修也不遲。”
李斯稱讚道:“陛下心係黔首,臣望之不及。”
“另外,你跟百衝商量一下,現在鹹陽城的地不夠用,朕希望在城外選一片地,開建新的坊市。鹹陽城中的路也該修一修,明年西域使臣可能會來,要彰顯我大秦威儀。”
李斯拱手道:“遵命,陛下希望的也正是皇帝要做的,皇帝早有打算擴建鹹陽城,隻是驪山和阿房宮用人甚眾,所以未能成行。”
“城就先不必擴了,匈奴遠卻,四海安定,鹹陽已經沒有大的威脅,官署也都在城中,先解決用地的問題。如果一會試驗成功,城牆的作用就有限了。”
我的打算是按照後世耿公發展大同的思路擴建鹹陽,搞一軸雙城。這個時間線渭水穿鹹陽城而過,麵積比曆史上要大些,往南是秦嶺,沒有威脅,儘可以往南建新城,如果改造舊城,花費太大了。到時候把上林苑裁撤,天子廟就位於軸中心,俯瞰起來也比較完美。
李斯有些好奇:“陛下要試驗什麼?竟能威脅到城牆?”
我笑了笑,剛要開口說話,運送硝石的馬車已經緩緩而來。
“一會你就知道了。”
馬車以極為緩慢的速度緩緩駛來,生怕把硝石弄炸了。待到我們下山,幾人已經將一堆零碎抱了下來。
我對幾個匠人道:“朕先解釋一下百分比的概念,比如硝石、木炭、石流黃混合之後加起來是一百斤,那麼七十八斤的硝石占比就稱為混合物的百分之七十八,如果硝石是五十斤,那就占比百分之五十,你們可以理解吧?”
公輸進想了半天,問道:“陛下,如果他們三者加起來不足一百斤呢?”
我耐心解釋道:“百分比的概念是指把東西分成一百份,然後其中某種東西占的比例。”